1942年10月,晋察冀。
天幕的镜头,缓缓扫过连绵不绝的太行山。
山峦依旧雄浑,但镜头拉近,山间的村落已然化作一片死寂的焦土。
曾经的屋舍只剩下断壁残垣。
被烧得焦黑的房梁,如同尸骨般刺向天空,无声地控诉着不久前发生的人间惨剧。
日军调集万人,对晋察冀根据地发动秋季大“扫荡”,妄图彻底摧毁我敌后抗日力量。
其所过之处,烧光、杀光、抢光。
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最终粉碎了日军的“扫荡”图谋。
天幕上没有再播放那些令人发指的屠戮画面。
但仅仅是“扫荡”与“三光”这几个字,配上眼前这片废墟,就足以点燃所有时空帝王的滔天怒火。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死死攥成了拳头。
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每个字都带着血腥味。
“又是‘三光’!”
“又是这帮畜生!”
刚刚因中途岛大捷而舒展的龙颜,此刻阴沉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赢了,可这代价也太大了!”
“后世的百姓,又受苦了啊”
这位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草莽皇帝,对土地和人民,有着旁人无法理解的深沉情感。
眼见家园被毁,他的心口像是被一块巨石死死堵住,喘不过气。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以如此劣势的武备,对抗敌军万人‘扫宕’,还能将其击退。”
“后世这支军队的战力与意志,着实可畏。”
杜如晦在一旁躬身补充道。
“陛下,臣看这更是军民一心之功。”
“若无百姓甘为鱼水,深山之中,无粮无援,如何能存?”
李世民缓缓点头,目光却骤然一凝,落在了天幕上一个更让他糟心百倍的画面上。
镜头,转到了南京。
1942年11月,伪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附属协议。
画面里,一个男人出现了。
他穿着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一副金丝圆框眼镜显得斯文败类。
他正对着一群神情倨傲的日本军政要员,点头哈腰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仰望夜色星辰 作品《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第78章前方吃紧?他们后方紧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