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征战一生,见过最悍不畏死的勇士,见过最气势恢宏的军阵。
可眼前这一幕,却比千军万马的冲锋,更让他感到震撼!
这不是血肉的搏杀。
这是意志与智慧的战争!
大明,朱元璋张了张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他看着后世这些读书人,用一把把算盘,去对抗全世界最顶尖的科技封锁
他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自力更生!
这不是奇迹。
这是用无数人的心血、汗水甚至生命,硬生生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天幕的画面,再次切换。
那密集的算盘声,化作了背景音。
一幕幕英雄的群像,开始闪现。
一位面容清癯的科学家,在接到一纸绝密调令后,对着自己年轻的妻子,只说了一句“我要去很远的地方,很久才能回来”。
从此,人间蒸发。
二十八年,隐姓埋名。
连妻子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去做了什么。
再次相见,他已是癌症晚期,生命垂危。
天幕上浮现一行字: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画面再转。
一位早已在国际上声名赫赫的物理学家,刚刚收到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提名消息。
那是全世界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
可当他得知祖国需要他时,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荣誉,登上了返回华夏的轮船。
若以我身能许国,何妨销骨为家山。
一个个身影,一个个故事。
天幕之下,所有时空的华夏子民,早已泪流满面。
原来,那朵蘑菇云的升起,背后是如此沉重的牺牲。
最后,镜头从这些伟大的科学家身上移开。
转向了那些普通的工人,普通的士兵,普通的后勤人员。
他们没有名字。
他们顶着零下三十度的严寒,在戈壁滩上挖地基。
他们用手推车,用肩膀,将上万吨的设备和材料,运进试验场。
他们吃着掺着沙子的窝窝头,喝着苦咸水,却喊着震天的号子。
天幕之上,那一句句振聋发聩的誓言,最终凝结成了一行行顶天立地的金色大字。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仰望夜色星辰 作品《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第125章 那朵蘑菇云下,是他们的白发与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