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开始回溯事件。
画面并未回到雪域高原,而是切换成了一段泛黄的黑白影像。
地点,德里。
人潮如海,万众瞩目。
一个身穿白色长袍,头戴标志性白帽的男人,正站在高高的演讲台上。
他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神情倨傲,谈吐优雅,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种精英阶层与生俱来的自信与从容。
台下,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
无数的闪光灯汇聚于他一身,将他映照得宛若天选之子。
此人,便是那位邻国天竺的领袖,尼赫鲁。
天幕的旁白响起,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感情。
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他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被西方世界誉为“不结盟运动”的伟大旗手,是第三世界的“精神领袖”。
画面中,他与西方各国的元首谈笑风生,与北方的毛熊巨头亲切握手。
风光无限。
大明谨身殿。
朱元璋看着这个在各国大佬之间游刃有余的尼赫鲁,眉头紧紧皱起。
“这家伙,瞧着人五人六的,不像个蠢货。”
“怎么净干些没脑子的事?”
在他看来,华夏刚刚打完立国之战不到十年,凶名赫赫,威震四方。
稍有头脑的人,都该知道避其锋芒,怎么会主动上门挑衅?
然而,天幕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旁白冷冽如刀,剖开了此人光鲜外表下的真实内心。
他继承了前殖民宗主国的一切,包括那份根植于骨子里的傲慢。
在他眼中,刚刚经历过百年战乱,又在朝鲜半岛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华夏,不过是一个外强中干的“虚弱巨人”。
而他,伟大的尼赫鲁,理应成为亚洲真正的话事人!
画面一转。
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在天幕上骤然铺开。
华夏西南的边境线上,无数个代表着天竺哨所的红色箭头,如同毒蛇的獠牙,疯狂地向着华夏境内渗透、推进!
一行加粗的黑体大字,出现在地图之上。
前进政策(forwardpolicy)
尼赫鲁国策:不断在华夏境内设立军事据点,蚕食领土,造成“既定事实”,逼迫华夏在谈判桌上让步。他曾对自己的将军们自信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仰望夜色星辰 作品《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第132章 决不打第一枪!但忍耐不是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