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情冷酷的差役们收了钱,脸上齐齐有了笑意。
于五笑说道:“陈无忌,这女子可是县尊亲自在掌媒那里给你选的,县尊的恩情可一定要记着。”
“是,小民岂敢忘了县令大人的照顾之恩。”陈无忌顺手又递出去了十文钱,稳稳当当的落进了于五的袖子里,速度又快又丝滑,旁人都没机会看见。
于五顿时满面春风,“县尊这几日里可是时常念叨起你,称赞你勇武有加,县里就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若得空可去县衙面见一下县尊。”
“一定,一定!”
陈无忌连连应下,心头却直骂娘。
这小子一句话,他得破财五两。
见县令,礼物里要是给人家不夹带至少五两银子,夸赞怕是就要变成恶意了。这破事让陈无忌是越想越郁闷,心中对于权势的渴望也直线上升。
他要想办法往上爬!
哪怕出身和学识把他的路几乎都堵死了,他也要想办法。
如果不想办法,他这一辈子只会是别人砧板上的肉。
他是如此,他的孩子也将会是个如此!
“于大哥,这姑娘,你说我有没有可能不要?家里已经有妻有妾了,再多一人,实在是养不起。”陈无忌低声说道。
“你要拂了县尊的好意?这可不是好事啊!”于五目光微斜。
“养不起也有养不起的办法嘛,这事有什么可发愁的?我与你教个法子,妾是可以买卖的,县衙也从未禁止这件事。”
这事陈无忌当然知道,有人早就跟他说过了。
可他实在做不到把人当牲口去买卖。
但在大禹王朝,妾属于流动资产,买卖、交换乃是家常便饭。
是一个上层社会人人皆知的普遍现象。
妾,只有在县衙的一点官方记录。
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任何的文书。
而那文书也只是约束妾,并不约束家主。
实打实的论起来,妾的地位甚至还不如签了契书的仆从。
诸如白居易这样的大名人,都养妾待客,且个个挑的是年轻貌美的。
十五入府,十八转手卖出去或者送人,然后再换一批。
他甚至还写了一首诗,自曝三嫌老丑换蛾眉。
在人家的眼里,女子十八都已经是老了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虫十一 作品《古代饥荒年,从喂饱嫂嫂开始纳妾》第87章 县衙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