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解决人事矛盾,去年补助了不少职工子女去北电各系开设的培训班学习,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前后花了小几十万,今年还要送补助但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人事科科长赵建设紧接着发言:“厂长,说到职工子女,我这也难啊。去年送去北电摄影系春季培训班学习的那批孩子,上个月已经结业,到现在工作还没着落。天天有家属来找我闹,要求厂里解决编制。”
赵建设摊开手:“可咱们厂现在人满为患,哪还有编制给他们?”
“就是”
宣传科科长插话道:“昨天我还被老王的媳妇堵在办公室门口,说他儿子学了摄影,就得进厂里工作。我说现在厂里项目少,用不了那么多摄影师,她就不乐意了,说当初是厂里鼓励去学的。”
“”
其他科室的负责人,也纷纷跟着大吐苦水。
韩三坪默默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知道大家说的都是实情,北影厂作为拥有上千名正式职工的老牌国营电影制片厂,负担重,包袱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确实步履维艰。
“好了”
韩三坪终于开口,打断了大家的诉苦:“困难我都知道,但光是哭穷解决不了问题。星城会议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要深化改革,要面向市场。”
他坐直身体,目光扫过全场:“关于资金问题,我们要开源节流。录音录像公司那边的广告业务做得不错,去年盈利一百多万,今年要继续加强。其他下属企业也要发挥盈利能力,不能总指望厂里输血。”
韩三坪转头看向人事科科长道:“至于职工子女就业问题,我的意见是,要转变观念。学了摄影技能,就非得进北影厂吗?社会上那么多个体户,不能自己去闯一闯?我们要鼓励年轻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嘛。”
会议室里有人小声嘀咕:“话说得轻巧,那些家属可不好应付”
韩三坪假装没听见,继续说:“当前的重点是,一要确保孔繁森的后期制作顺利完成,这是政治任务;二要抓紧筹备几个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尽快回笼资金;三要挖掘新人,给年轻导演机会。”
“”
另一边。
位于北影厂西北角的生活区,矗立着一片由不同年代书写而成的建筑群,它们杂乱而又和谐地挤在一起。
最扎眼的是那些五、六十年代建设的红砖筒子楼,历经风雨,砖色已变得暗沉,像是褪了色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正常大脑袋 作品《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01:北影厂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