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渠道,而不是那块金字招牌本身。”
他跟着提出具体需求:“厂长,我们需要一间位于北影厂的闲置办公室或库房作为基地,客户一来,看到我们在北影厂办公,也能相信我们的实力。
设备方面,我们希望以优惠的价格租用两套betacamsp摄像机、灯光、脚架,如果真有人买更高档次的服务,也希望厂里能酌情把16mm或35mm摄影机借给我们,可按次付费。
另外,我们还需要十万块的启动资金,用于前期营销、材料成本、交通和应急开支,可以算借款,签协议付利息。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希望厂里能帮忙牵线,让下属的北影录音录像公司广告部门,利用他们的渠道,帮我们在帝都本地电视台的特定频道,比如文艺频道、生活频道的非黄金但收视不错的时段,以我们能承受的最低成本,投放一段时间的广告,宣传我们这个‘高端私人订制婚庆电影服务’。”
韩三坪再次陷入沉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他脑海中进行着激烈的权衡。
王盛搞的这个项目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具有极高的操作可能,利润空间极大。
如果成功,不仅能解决一批人就业,甚至可能成为厂里一个意想不到的利润增长点,或者至少是一个很好的现金流入补充。
另外,将厂里沉睡的设备按次、按项目租用出去,收取较高的租金,比单纯闲置或低价整体出租更划算,也更能体现资源价值。
王盛也聪明,强调不直接使用厂名,降低了厂里的声誉风险。项目的高端定位也使得它不那么“掉价”,甚至某种程度上是在展示北影厂的技术实力,对内对外都可以宣传是“资源活化利用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这可以看作是一个极度市场化的试点,探索在计划体制外,如何将电影专业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符合改革大方向。
最后,这个项目也有安抚作用,给带头闹事的北影厂子弟一个极具挑战但也有巨大回报的机会,成功则皆大欢喜,失败也能让其无话可说,有助于稳定家属情绪,安抚人心。
思考良久,韩三坪抬起头,目光深沉地看着王盛:“想法有点意思,值得一试。但是,条件要变一变。”
“办公室可以免租金支持你们一间,设备,betacamsp摄像机和基础灯光可以租给你们一套,按市场折旧价算租金。但是,16mm或35mm胶片摄影机,绝对不行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正常大脑袋 作品《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02: 私人订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