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块来,成为京城台最大的内容供给方。
这不光是争口气,更是实打实地能解决更多人的就业,把咱们联盟的根基扎得更稳。”
韩三坪听着,微微点了点头。
他并不怀疑王盛做事的决心和能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从五万借款到如今预计营收两个多亿的“私人订制”业务。这小子的闯劲和运气都堪称逆天,比那个整天嚷嚷着“炸开喜马拉雅山”的牟老板,听起来可靠谱多了。
牟老板答应给的赞助,到现在都还没见到钱呢!
韩三坪重新拿起那个三集的剧本大纲晃了晃道:“所以,这个,是一次尝试?”
“对,是尝试,也是铺垫。”
王盛进一步解释道:“不仅仅是为了电视剧。厂长,这部剧,我给它定的位是——贺岁剧。”
“贺岁剧?”
韩三坪挑眉。
“对,计划放在年末跨年,或者放在春节播出。港岛那边搞的‘贺岁档’概念,您肯定知道。现在直接用电影去试内地有没有这个档期,条件还不成熟,风险太大。
但用电视剧来试试水,看看观众反响,摸摸市场的脉搏,成本低,见效快。反响好了,咱们就能顺势研究电影怎么玩转这个档期。”王盛思路清晰地阐述着。
韩三坪看着手中烟蒂升腾起来的烟雾,沉思起来。
他想起了去年红番区在内地春节前后上映时引发的观影热潮。
“贺岁档”、“春节档”这几个字背后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他早有察觉,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契机和项目去尝试。
王盛这个用电视剧探路的点子,确实巧妙且稳妥。
“是个法子。”
韩三坪终于点头,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用电视剧敲敲边鼓,探探路,确实比直接上电影风险小得多。说说,需要厂里怎么支持?”
王盛见韩三坪点头,心中一松,接着提出更深层的想法:“厂长,我想借着这次拍电视剧,尝试一些其他盈利模式。
比如在剧里植入广告,还有在片头片尾做贴片广告。
这些模式如果成功了,未来不仅能用在电影上,增加除票房以外的收入,也能用到其他电视剧项目里,是一条可持续的财路。”
“这是好事啊,思路很活嘛。”韩三坪表示赞同。
“是好事,只是”
王盛面露难色:“这涉及到和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正常大脑袋 作品《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56:‘挟小韩以令老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