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方远慢条斯理地剥着虾壳,仿佛没听出弦外之音:"办案讲究证据确凿,该查的查,该办的办。不过经济发展也不能耽误,听说光明峰项目停滞好几个月了?"
高育良和祁同伟交换了一个眼神。
"说到这个,"高育良推了推眼镜,"达康同志抓经济确实有一手,但有时候太急功近利。像丁义珍这样的干部,就是在他眼皮底下出问题的。"
"老师说得对。"祁同伟立即附和,"现在省里有些人,为了政绩什么都敢做。学长您分管财政,可得把好关。"
宁方远终于抬起头,目光在二人脸上扫过,忽然笑了:"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就爱看账本。哪笔钱该花,哪笔钱有问题,总得弄个明白。"他举杯抿了口酒,"至于其他的...组织上安排我管经济,我就先把经济工作抓好。"
饭后,吴老师收拾碗筷,三个男人移步书房。高育良取出珍藏的大红袍,茶香很快弥漫在房间里。
"方远,"高育良亲自斟茶,"你在魔都主管国资改革,成绩有目共睹。汉东的国企改制一直推不动,你有什么高见?"
宁方远摩挲着茶杯:"国企问题积弊已久,关键是找准突破口。我初步看了看汉东油汽集团的报表,光是三公经费就比同类企业高40%。"
祁同伟手指一颤,茶水溅出几滴。高育良面色不变:"这家企业一直是赵老书记亲自抓的。"
"所以更需要规范。"宁方远微笑,"我打算下周带队去调研,老师有没有兴趣一起?"
书房陷入短暂的沉默。窗外,一阵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高育良忽然笑起来:"你呀,还是和上学时一样,看着温和,做事却雷厉风行。"他转头对祁同伟说,"同伟,你学长这是要给汉东吹新风啊。"
祁同伟挤出一丝笑容:"学长一向有魄力。不过...有些事是不是缓一缓比较好?毕竟您刚来..."
"正因为刚来,才要尽快摸清情况。"宁方远放下茶杯,语气依然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老师常教导我们,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我既然来了汉东,总得做点实事。"
高育良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眯起。他起身从书柜取出一本万历十五年,轻轻放在宁方远面前:"最近重读这本书,感触颇深。有时候改革太急,反而适得其反。"
宁方远接过书,指尖抚过烫金的书名:"我记得老师当年讲课说过,张居正的教训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千山 作品《名义:我才是最后的赢家》第3章 拜访高育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