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委工作多少年了?"
"整整十年了,宁省长。从科员做到监察室主任。"
"没想过换个岗位?比如到地方上做些行政工作?"
彭东来心头一震,手中的笔差点掉落。他抬头对上宁方远平静的目光,立刻明白了话中的深意——这是要提携他的信号。
"我...我服从组织安排。"彭东来努力控制着声音的颤抖,"不过如果能到基层锻炼,为地方发展多做些实事,当然是我的荣幸。"
宁方远微微一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但两人心照不宣。在汉东官场,这种含蓄的暗示比任何明确的承诺都更有分量。
"好好干。"宁方远最后说道,"汉东油气集团的案子,省委省政府都很重视。"
彭东来站起身,挺直腰板:"请宁省长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离开省长办公室,彭东来感觉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走廊窗外的阳光似乎也更明亮了。十年纪检生涯,他见过太多官员起起落落,深知宁方远这样的靠山有多珍贵。更重要的是,宁方远代表的不仅是权力,更是一种务实进取的执政理念。
彭东来摸了摸公文包里那份沉甸甸的授权文件,心中已开始盘算调查的每一个细节。这次机会,他必须牢牢抓住。
办公室里,宁方远目送彭东来离开,嘴角浮现一丝满意的笑容。他需要更多像彭东来这样的干部,专业过硬、作风扎实,又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汉东的经济转型和政风整顿,离不开一支可靠的执行团队。
桌上的内线电话突然响起。陈明伟的声音传来:"宁省长,财政厅送来了上半年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发改委和国资委的文件也到了,您现在要看吗?"
"送进来吧。"
很快,三摞厚厚的文件摆上了宁方远的办公桌。他首先翻开财政厅的报告,仔细核对着各项数据。当看到"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使用率只有43%时,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明伟,"他按下通话键,"联系财政厅王厅长,问他科技创新资金为什么执行率这么低。如果下午三点前不给合理解释,就请他亲自来我办公室说明情况。"
接着是发改委的汉东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宁方远越看脸色越沉,最后直接拿起红笔在几处关键数据上画了大大的问号。
"这种拍脑袋的数字也敢往上报?"他罕见地发了火,"钢铁去产能完成85%?他们当我是三岁小孩?明伟,通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千山 作品《名义:我才是最后的赢家》第33章 彭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