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对方正专注地记着笔记,仿佛这场交锋与他无关。
"项目是经过市委集体决策的。"高育良面不改色,"当时考虑的是吕州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国富同志如果怀疑有问题,大可以查嘛。"
"我正有此意。"田国富立即接话,"建议省纪委成立专门调查组,彻查美食城项目审批全过程。"
李达康突然插话:"我支持国富同志的意见。环保问题关系民生,不能因为年代久远就不了了之。"他转向沙瑞金,"沙书记,吕州是我的联系点,如果需要,我可以亲自督导整改。"
宁方远差点笑出声。李达康这手落井下石玩得漂亮,既撇清了自己,又给了高育良一刀。要知道,当年正是李达康从林城市委书记的位置上接替高育良担任吕州市委书记后,美食城才全面竣工的。
高育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达康同志这么积极,不如先解释解释,为什么你在吕州主政期间,美食城的污染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扩大了?"
"好了。"沙瑞金适时打断,"讨论问题要对事不对人。"
会议室再次安静下来。宁方远注意到沙瑞金的目光扫过自己,显然希望他这个常务副省长说点什么。但他只是低头在笔记本上画着无意义的圆圈——开什么玩笑,这种浑水他才不蹚。
"方远同志,"沙瑞金直接点名了,"你怎么看?"
宁方远抬起头,面带微笑:"我赞同沙书记的意见,环保问题确实该重视。不过具体到美食城这个个案..."他故意顿了顿,"是不是应该先明确责任主体?是当年的审批责任大,还是后续监管不力的责任大?"
这个问题像一把小刀,既给了高育良一刀,也没放过李达康。会议室里的气氛更加微妙了。
"我认为,"宁方远继续道,"当务之急是整改现有污染问题。至于历史责任,可以一边整改一边调查。"
这个和稀泥的表态显然不是沙瑞金想要的。他微微皱眉,转向其他常委:"其他同志的意见呢?"
省政府这边的常委们要么附和宁方远,要么干脆装傻充愣。谁都看得出来,这是沙瑞金要动高育良,没人愿意当马前卒。
"我谈几点意见。"沙瑞金终于亲自下场,合上笔记本,"第一,吕州美食城污染问题必须立即整改,限期三个月;第二,由省纪委牵头,彻查项目审批全过程,该追责的追责;第三..."
他环视会场,目光最后落在高育良身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千山 作品《名义:我才是最后的赢家》第41章 吕州美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