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省纪委那间临时会议室,陈海关上门,脸上的凝重和锐利让原本还在低声讨论的陆亦可、林华华、周正等人立刻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同志们,刚才我向田书记做了汇报,根据现有卷宗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至关重要的疑点。”陈海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我们的调查方向需要立即进行调整和深化。”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快速地将人员分成了两组。
“第一组,由陆亦可牵头,林华华、小张配合。”他看向陆亦可,“你们的任务是‘明查’。以省纪委补充丁义珍案件材料、完善案卷,以及丁义珍外逃已久、追逃无果、案件即将进入司法程序准备告一段落为由,重新接触之前与丁义珍有过工作交集的人员。”
他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丁义珍秘书、光明区开发区管委会干部、区规划、土地、建设等部门负责人、涉案企业对接人。
“谈话的重点,”陈海强调,“要巧妙地从‘丁义珍如何为企业提供便利’这个旧视角,转换到‘丁义珍是否曾利用职权,故意给某些企业设置过障碍或提出过非分要求’这个新角度。要问清楚,在这些企业最终获得项目或便利之前,与丁义珍之间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具体接触过程?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目的是还原出丁义珍与这些企业之间最真实、最具体的联系链条,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行贿-办事’的简单结论上。”
陆亦可眼神锐利,立刻领会了陈海的意图:“明白,陈主任。我们是去‘查漏补缺’,实则是敲山震虎,看看能不能从这些人的反应中,找到丁义珍可能被当作‘挡箭牌’或‘白手套’的蛛丝马迹。”
“没错!”陈海赞许地点点头,“动作要快,态度要自然,不要引起对方过度的警惕。你们在明处,吸引可能的注意力。”
“第二组,”陈海的目光转向周正和另外两名精通经济犯罪调查、心思缜密的队员,“由我亲自负责。你们的任务是‘暗访’,也是此次调查的核心关键!”
他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你们的任务是,抛开丁义珍,直接秘密调查那些在光明峰项目中获取了最大利益、同时向丁义珍行贿数额最大的几家核心开发企业!重点查它们的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资金来源!”
他在白板上重重写下“股权穿透”、“最终受益人”、“资金流水”等词。
“这件事的敏感性,我不说你们也清楚。”陈海扫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千山 作品《名义:我才是最后的赢家》第118章 布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