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波动,只是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点着。
“摸底?”宁方远重复了一下这个词,语气平淡,“纪委的工作嘛,查漏补缺,也很正常。毕竟丁义珍案当年办得仓促,有些问题没深究下去。现在借着整顿金融秩序的东风,附带再了解一下相关企业的情况,也说得通。”
祁同伟听出宁方远似乎想淡化这件事,但他还是坚持补充了一句:“省长,您分析的是。按理说是正常。但我总觉得在这个时间点,如此隐秘地进行这类调查,其目的可能不止于查漏补缺那么简单。丁义珍和光明峰项目,敏感性太高,牵扯太广。我担心会不会有人想借题发挥,重新挑起事端,影响当前全省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发展大局和经济转型进程?”
宁方远沉默了片刻,终于缓缓开口,目光锐利地看向祁同伟:“同伟啊,你的警惕性是高的,及时汇报也是对的。”
他话锋一转:“但是,没有确凿证据的事情,不要妄加揣测。纪委有纪委的职责和办案程序,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展工作,我们还是要尊重、要配合。”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祁同伟,声音沉稳有力:“不过,你提醒的也对。维护稳定是大局。这样,你汇报的这个问题,我知道了。你那边,继续留意各方面的动向,有什么新的、确切的情况,随时直接向我报告。记住,是确切的情况。”
他转过身,看着祁同伟:“至于其他的,我心里有数。你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稳定好公安系统,就是最大的贡献。沙瑞金书记和田国富书记那边,自然有我去沟通和把握。”
“是!省长,我明白了!”祁同伟立刻站起身,心中松了一口气。宁方远的态度很明确:知道了,会关注,但要求他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插手纪委办案,只需做好情报收集和本职工作。这既是敲打,也是一种无形的承诺——天塌下来,有他宁方远顶着。
“好了,你去忙吧。”宁方远挥了挥手。
“好的,省长,您忙。”祁同伟恭敬地退出了办公室。
离开省政府大楼,坐进车里,祁同伟的心情略微放松,但并未完全安心。宁方远的态度看似淡然,但那句“我心里有数”和“自然有我去沟通”,却透露出深层次的考量和对局面的掌控自信。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千山 作品《名义:我才是最后的赢家》第119章 祁同伟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