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也接踵而至。
市场的最初反响,比想象中更热烈。
柳青发布那条instagram时,并未抱有太大期望。毕竟,那只是一个局部,一道光影,几根藤与柳的交织。
然而,一夜之间,她的手机仿佛变成了一只振个不停的蜂巢。提示音密集地响起,不是往常的订单通知,而是点赞、评论、关注的提示。
这质感!是柳编和藤编的结合吗?求更多细节!
光影太美了,这种肌理是天然的还是后期处理的?
关注了!请问作者,这件作品出售吗?或者接受定制吗?
这才是东方设计该有的样子!沉静、有力、与自然共生。
评论来自世界各地,有设计师、手工艺爱好者、收藏家,甚至还有几个她关注已久的国外工艺杂志的官方账号也点了赞。
那条帖子的热度,远远超过了之前所有内容的总和。
几乎在同一时间,她的微信也被挤爆了。
竹韵茶舍的老板直接转账了定金,留言言简意赅:
柳小姐,椅子的首件收藏权我必须拿下,价格按你说的。另,我有三个朋友也想要,能否排个队?
紧接着,之前合作过的精品酒店、独立茶馆的负责人也纷纷发来消息,询问这把“看起来就很不一般”的椅子。
王婶和周明凑过来看,都惊呆了。“这这就火了?”
周明看着那些英文评论,有点懵。“我就说嘛!是好东西就不怕没人识货!”王婶喜笑颜开。
更让柳青意外的是程诺的反应。她原以为自己对合作模式的擅自定义会让他不悦,至少需要一番拉扯。
但程诺在收到邮件后的第二天一早,就打来了电话。
“柳青,你的方案我看了!”
他的声音听起来非但没有不快,反而充满激赏,
“限量联名,顶级藏品!这个定位太精准了!这完全跳出了普通工艺品的层面,直接进入了收藏级艺术品的赛道!这才是非遗该走的路!”
他甚至没有在电话里过多讨价还价,只是简单确认了几个核心条款,第三天,一份排版精美、条款清晰正式的合作草案就通过快递送到了工坊。
草案里明确了拾光文创负责市场推广、渠道建设和品牌包装,清河工坊完全掌握设计主导权和生产标准,利润分成比例也超出了柳青的预期。
这份诚意,让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童雁 作品《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第三十三章 审慎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