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背景和家族规定,传授极为谨慎,几乎只在嫡系血脉中口耳相传。
奶奶的百样图中,也是只记录了纹样,没有记录研发的历史。
柳青合上书页,心潮澎湃。
原来,龟背纹并非寻常民间纹样,它还承载着家族的显赫历史、宫廷的艺术审美和一段特定的历史记忆。
她猜测奶奶去水泊乡寻找篾匠李,或许是因为奶奶发现李家祖上也可能有宫廷背景,或者会共同研究出龟背纹,于是去追根溯源,才弄得不欢而散。
也许奶奶和对方都坚持龟背纹的根是在自己家的,那篾匠李家因为这点才绝口不提这事,甚至避而远之。
“爷爷!”柳青小心翼翼地把爷爷请进了地窖,“爷爷,您看我发现了什么?”
柳明远皱着眉头看柳青整理出来的东西,脸色沉沉:“这些,你从哪里找到的?”
柳青指了指地窖顶部那个凹槽。
“青丫头,这个地窖交给你,就什么都藏不住了!”
爷爷说完,深深叹了口气。
柳青捧着那本柳氏祖谱给爷爷。
轻声问:“爷爷,这些东西您是专门藏起来的吗?”
爷爷没有回答,就是默认。
“那您为什么一直不说?奶奶的笔记里也语焉不详?”
柳青有一丝委屈,如果早拿出来,说不定申报会顺利很多。
“青丫头,你觉得宫廷御用,是荣耀吗?”
爷爷缓缓问道,不等柳青回答,便自顾自说了下去,
“柳家祖训,这门手艺,是咱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是攀龙附凤的阶梯。”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深沉:“宫里那些倾轧算计,沾上了,手艺就不干净了。咱们柳编,就得是土的、真的、干干净净的。所以你奶奶记录的时候,只记技法和寓意。”
柳青沉默了。她终于明白了爷爷深藏的顾虑。那不是简单的隐瞒,而是一种保护,一种对技艺纯洁性的坚守,一种对家族伤痛的回避,更是一种历经风雨后沉淀下的、属于匠人的清醒和骄傲。
“我明白了,爷爷。”柳青轻声说,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我们现在申报非遗,不是为了炫耀出身,而是为了弄清楚来龙去脉。我觉得,龟背纹从宫廷流落到民间,被发扬光大,成为老百姓喜欢的纹样,这个故事本身,不是更有意义吗?它说明了真正的好手艺,是会被记住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童雁 作品《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第七十六章 龟背纹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