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刚要动手做,柳青又接到李局长的电话。
“下午来局里开会,省非遗保护中心的专家来了,专门研究你们工坊的事情!”
文旅局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情况很不乐观。”省非遗保护中心的刘专家看向柳青,“他们打的就是传统纹样属于公共领域这张牌。”
“可那些纹样是我奶奶独创的!”柳青忍不住反驳。
“需要证据链。”刘专家打开投影仪,“独创性、传承性、特异性...你们需要证明这些纹样并非普遍流传,而是柳家独有的智力成果。”
柳青说:“这些我们都整理好了,正在申请非遗认证”
刘专家点点头,切换页面“你们还是要申请专利和商标的保护,尤其是外观设计专利,虽然保护力度有限,但至少能确立优先权。”
专家和市领导说的一样。这些问题柳青已经打好了腹稿,她问专家:“专利审批能快些吗?”
刘专家思考了一下说道:“正常流程一年左右。但如果有非遗保护专项通道,可以加速到三个月。”
李局长看了看众人:“这样吧,这个我来协调。柳青,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整理所有材料,像设计图稿、历史证据、传承记录什么的...”
“还有实际产品。“刘专家补充,“最好能证明仿制品无法达到你们的工艺标准。当然了,你们刚才说都整理好了,那更好,可以更快一步!”
坐在一旁的爷爷说道:“实际产品我拿来了,我们的纹样机器编不出来。”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这位老人身上。
爷爷从随身带的布包里取出一个灯罩,正是那天他拆解重编的那个。
“这是真品。”他又让柳青拿出手机,点开浩宇的产品图,“这是他们的。”
产品放大在投影仪下,差异一目了然:真品的节点灵活精巧,仿佛有生命;仿品则僵硬呆板,只是个形状相似的死结。
“好!”刘专家称赞,“这就是关键证据!工艺的唯一性!”
经过专家的解读和指导,柳青的底气增加了不少。
回来之后,办公室立刻变成了临时的“专利作战指挥部”。
桌上铺满了几个产品系列的设计草图、三维结构图、细节特写照片,以及奶奶那本已被翻得更旧的柳编百样图。
版权局的工作人员也到了。
“柳青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童雁 作品《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第八十三章 通过著作权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