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墨,随着几座篝火轰然被点燃,跃动的火苗蹿起丈余高,将四周的夜幕撕开一道道橙红的裂口。
紧接着,插在晒谷场四周的火把次第亮起,宛如火龙蜿蜒。温暖的火光瞬间漫过青石碾盘、草垛和晾晒的农具,照亮了老槐树上斑驳的年轮,也照亮了乡亲们被岁月刻满沟壑的脸庞。
此起彼伏的欢呼中,整个晒谷场化作一片欢腾的海洋,热闹的氛围甚至比除夕守岁时还要浓烈几分。
竹篾扎的戏台上,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晃。陈朝阳整了整军装的领口,大步走到戏台中央,化作报幕员。
篝火的光晕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跳跃,映得那双眼睛亮如星辰。
他攥紧手中的铁皮喇叭,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全场:"乡亲们,同志们!天津城头上飘起了红旗,北平的大街小巷洒满了曙光!
从今天起,咱们老百姓就是这天地的主人,好日子就要来了!"话音未落,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几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激动得直抹眼泪。
"现在,有请二营的战士们,为大家带来第一首歌——翻身农民把歌唱!"陈朝阳话音刚落,被红绸包裹的乐器箱逐一打开。
锃亮的小号、黄铜色的长号在火光下泛着神秘的光泽,萨克斯风蜿蜒的管身更让乡亲们伸长了脖子。
当琴弦拨动的瞬间,激昂的旋律如同春汛的河水,漫过晒谷场的每一个角落。
二营特意挑选出来的几十位战士整齐地站成数排,他们身姿挺拔,眼神坚定。
在合唱队伍的最前方,一位卫生员女同志格外引人注目。
她的军装洗得发白却纤尘不染,红星在帽檐下熠熠生辉。
当清亮的歌声响起时,仿佛山涧清泉注入干涸的土地:“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她的声音时而婉转如百灵,时而铿锵似战鼓,带着战士们的歌声冲破夜空。那充满力量的旋律,仿佛带着人们穿越层层阴霾,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台下,白发苍苍的老妪们瞪大了眼睛;
几个孩童趴在戏台边,张着小嘴模仿着战士们的口型。
在他们固有的印象里,军队一直是男人的天下,如今竟然有女子在军中放声歌唱,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接受这个事实。一些思想守旧的人皱着眉头,小声嘀咕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13章 歌唱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