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名下虽有农庄,但主要产业是煤矿,仅有少量田地用于种粮,与田户之间并无太多纠葛。
此前他就有所了解,听说解放军主要针对那些鱼肉乡里的地主大户,这让他稍稍安心。
自张首长进城,雷厉风行地接管城防、警察局,关押伪政府机关人员,陈裕兴便意识到此人行事果断。
他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自家煤矿与旧政府签订的契约已有时日,如今局势巨变,他早已做好打算。
钱财乃身外之物,若是和新来的军队不能续约,那交出煤矿开采权也无妨,毕竟身家性命才是最为重要的。
然而,想到昌平的其他几大家族,陈裕兴心中不禁暗自揣测。
王家作为昌平最大的粮商,在周边拥有1.2万亩耕地。自去年华北遭遇旱灾,昌平自然深受影响,昌平米行的粮价是一路飙升,如今依旧是居高不下。
而周家经营着票号典当生意,掌控着昌平35%的商铺,平日里放高利贷、雇佣流氓恶霸,与前县长更是沾亲带故,如今恐怕早已闻风而逃。
而史家,作为外来落户的家族,前些年借着鬼子的势力,开设了德新纺织厂,厂里光是鬼子的丰田织机就有127座。
在这敏感的时期,与鬼子有过牵扯的史家,命运恐怕凶多吉少这年头和鬼子沾边的能好?
就在其思索之间,又有一门口小厮前来汇报“老爷,那王家和史家家主前来求见。”
陈裕兴心中一凛,思量是否见面时,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一旁侍立的儿子,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考校晚辈的念头。
“朝昱啊,”陈裕兴微微仰起头,“依你看,爹该不该见这二人?”屋内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陈朝昱身上。
陈朝昱垂眸沉思片刻:“爹,王家和史家如今的处境,实在不同寻常。王家身为昌平最大的粮商,如今时局动荡,他们必然担心自身安危,此番前来,恐怕是想与咱们陈家抱团取暖。
而史家作为外来落户的家族,当年借着鬼子的势力开了纺织厂,就足够引人非议。
如今解放军进城,他们怕是如惊弓之鸟,慌了神,才想从咱们这儿讨个主意,寻条出路。”
说着他稍稍停顿,目光望向父亲,“依孩儿之见,爹不妨见他们一面。一来能探探他们的虚实,摸清他们下一步的打算;
二来,咱们陈家主动接见,也能彰显大家风范,在昌平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18章 密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