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立即致电华北局,请求紧急调拨800吨粮食;
第二,安排押运足额的新币;
第三,以昌平金融工作组为基础,成立昌平信用社,搭建新的金融体系;
......
写完最后一条,他将文件交给赵鹏,其也是应声离去。
调运粮草与新币不像行军那么耗时费力,华北铁路目前运行正常,而昌平下辖的南口镇就是一个中转点,如果不出预料快的话今天晚上,再慢明天凌晨粮草便能到达!
就在此时又是一阵脚步传来,陈朝阳抬头望去,正是前往顺义的徐卫华!
徐卫华脸上带着疲惫却又兴奋的神情,大步走到陈朝阳面前,行了个军礼:“首长,我从顺义回来了!”
陈朝阳眼睛一亮,下意识看向系统面板,果然此刻顺义粮仓危机已经解决,且100斤的高产粮种已经发放到了系统空间中!
“辛苦了,卫华同志!”陈朝阳欣喜开口,还没等他继续询问,徐卫华便继续说道:
“首长,您是不知道,这帮顺义粮商的心肝肺都黑透了!我们赶到清河渡口时,是密密麻麻的全是麻袋垛子,粗粗一估至少有一千一百八十多吨!
那些个穿绸衫戴礼帽的奸商,正指挥着苦力往船上搬粮食,嘴里还骂骂咧咧嫌动作慢!兄弟们二话不说就亮了枪,当场把为首的粮商和押运的护院全给扣了。
一审问才知道,他们把顺义粮仓里的战备粮、甚至连敌军残部没运走的军粮都倒腾出来了!”
“一千多吨?”陈朝阳的声音不自觉拔高,心中吃惊,他方才以昌平县城人口粗略算了一下,正常成年人一个月干体力活的耗粮是30斤左右,一千多吨就是5万人一个月的口粮。
这帮王八犊子是真把顺义粮仓给搬空了呀!
而此时昌平粮仓记载有900吨储粮,但实际却不足400吨,于此情况亏空十分严重,可惜让昌平的伪县长跑了,不然真是要高低给他几个大比兜子!
目前只要华北局粮食调运及时加上昌平库粮平抑粮价是没有太大问题,自然现在市场之上食用的都是混合面。
所谓混合面,不过是把麸皮、豆饼渣、甚至是锯末磨碎掺在一起,吃下去烧心胀肚,可就是这样的“粮食”,现在都成了紧俏货,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亩产太低!
"好啊,卫华同志!这次你们打得漂亮,抢回千吨粮草,你们可是立了大功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24章 王八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