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搁下钢笔,靠在藤椅里揉了揉太阳穴。这位鬓角染霜的地委第一副书记手上还拿着昌平工业恢复的计划书。
“呃呃呃,向阳同志,你这可有点不讲道理了啊。你这不是逼公鸡下蛋吗?给你两个软蛋,你要不要!”
话音未落,两人忽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呦,万书记,你要真给,我还真不嫌弃。”陈说着,从口袋里摸出皱巴巴的烟盒,抽出两支递给对方一支。
万众一用火柴梗挑着烟点燃,吐出的烟圈在冷空气中缓缓散开。他收起笑容,指腹摩挲着办公桌边沿的包浆:
“行了向阳同志,你也别跟我卖关子了。”他突然抬头,目光像勘探队的探照灯般锐利,“你可是咱们这儿真正的''305''技术人才,心里肯定跟明镜儿似的,知道咱们现在缺什么、需要什么。你就别兜圈子了,直接说吧,你到底想要什么?”
陈朝阳掐灭烟头,笑着打趣:“不愧是地委的领导啊,看问题就是透彻!”
“咱是从平津战场上下来的,那战场上可有不少好东西。”记忆突然翻涌,声音不自觉提高,“那些报废的美式卡车,现在虽然都是些破铜烂铁,东野清理战场时,我亲眼见过整列火车的废旧零件!咱们昌平虽小,修修补补的手艺还是有的!”
他猛地打开昌平地图,手指着"昌平南口机械修理厂"
“所以啊,我就想麻烦地委和华北局那边通融通融,给咱拖个千八百吨的过来,让咱也能用用。”
“千八百吨?你当是菜市场称白菜?好啊,向阳同志,我算是明白了,你这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是惦记上战场上的那些东西了!不过呢,千八百吨肯定是没有的,你这要求也太高了点。”
“那你说多少?”陈朝阳询问!
“100吨怎么样?”万众一试探回复,显然对这个数量也没有太多的把握。
陈朝阳听到这个数字,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只是自顾自地说道:“唉,世风日下啊,咱想调些老部队的玩意都不行。”
“120吨!”
“唉,人走茶凉啊,实在不行咱就给老首长通通电话,让老首长给咱批个条子!”
“得得得,向阳同志你就别卖惨了,200吨,多了没有了,咱们地委也就这么多了。华北局新指示关于城市接管中工业恢复,对县级单位废旧物资调拨上限就是200吨,这还是看在你‘305’出身的份上!其他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41章 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