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走一走看一看,破家也能值万贯,针线也能补衣衫!南边逃荒过来的苦命汉,针头线脑换口饭!
顶针箍住穷窟窿,麻线缝起冷风寒!老粗布,新鞋样,锅碗瓢盆也能换!
乡亲们,有旧物、缺小件,您言语一声行方便!走街串巷混口粮,风霜雪雨都得闯!瞧一瞧,看一看喽——!”
陈朝阳下了驴车,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踏进王家庄。
由远及近的吆喝声,铃铛清脆,拨浪鼓响亮,很快就有小娃从村里跑了出来,却站在村口眼巴巴的望着二人!
没过多久,两人就来到了村子的入口处。村口有一棵古老的榆树,树枝光秃秃的。
上面还贴着一张红纸,写着“打倒地主分田地!”几个醒目大字。
树下或坐或站着几个穿着臃肿棉袄的村民。他们把手拢在袖子里,缩着脖子,眼神警惕地打量着这两个陌生的面孔。
当两人走近时,村民们的窃窃私语声突然停止了,只剩下一片令人不安的沉默。他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这两个不速之客,似乎对他们充满了戒备。
而这一群小孩子们则围着驴车欢快地打转。他们对这两个陌生人并没有太多的心思,只是觉得这辆驴车很有趣。
在这个时代,驴车就是一个移动的百货商店,车上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小孩子们都知道车上有好吃的,但他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陈朝阳的目光缓缓扫过整个村庄。他看到大多数土坯房都显得低矮而破败,墙角堆积着还未融化的积雪。
有几处明显是新近修葺过的院落,看起来稍微整齐一些,但门楣上却是光秃秃的,显然曾经悬挂的匾额和楹联都已经不见了踪影。
空气中弥漫着柴火燃烧的烟味,这股味道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
陈朝阳深吸一口气,高声喊道:“婶子,大娘,大叔,伯伯,家里缺啥不?针头线脑,旱烟火柴,都来瞅一瞅看一看啦!”他的声音在村庄里回荡,打破了刚才的沉默。
话音刚落,一个瘦高个男人从人群中挤了出来,眼神中带着审视,问道:“你们从哪儿来的?这货都是哪儿弄的?”
陈朝阳不慌不忙,赔着笑脸说:“大哥,我们是南边逃荒过来的,这货都是东拼西凑弄来的,就想换口吃的。”
这时,人群中又有人小声嘀咕:“这年头,谁知道是不是坏分子。”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陈朝阳心里一紧,但脸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67章 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