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歪斜的石头或几片破烂的木板潦草地围在泉眼边,算是唯一的“设施”。几个衣衫褴褛的村民正用木桶、陶罐吃力地汲水。
不远处,搭着几个四面漏风的草棚子,里面人影晃动,隐约传来压抑的呻吟和舒服的喟叹——那是本地人花几个铜板就能泡个澡的“天堂”。
稍好点的,是两间土坯垒的、顶上盖着茅草的“澡堂子”,门口挂着辨不出颜色的破布帘,进出的人也都缩着脖子。
陈朝阳蹲下身,伸手探向一处泉眼边缘流动的热水。
“嘶!”指尖传来的滚烫让他瞬间缩手。他看着那氤氲缭绕、带着刺鼻硫磺味的水汽,眉头紧锁,眼神却异常明亮。
后世车水马龙、绿树掩映间星罗棋布的疗养院,人们惬意浸泡的画面,与眼前这原始、破败、近乎被遗弃的景象,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
“后生,看稀奇呢?”沙哑的嗓音突然响起了。裹着补丁摞补丁的破棉袄的老汉佝偻着背凑过来,缺了门牙的嘴里呼出白雾,
“是啊,大爷,没见过这玩意,是看着稀奇,就是烫手~”
“哈哈,这水烫得能煮鸡蛋,那边还有不烫的。”老汉笑着解释,他倒是很乐意向外乡人说道说道本地的特色,说着伸出手,
“瞅瞅,俺们本地的从来没生过冻疮,都靠这玩意。冬天泡泡脚,洗洗澡也行,村里的老瘸子泡了三年,膝盖倒是不打弯了。”
“那还真不错,就是味道刺鼻的很。”赵鹏说道。
“也是这么个理,庄稼人谁稀罕这玩意儿?浇地烧死苗,牲口见了直甩头,也就剩这点子暖脚的用处”
“不过,后生你还别嫌弃,前些年城里来的阔佬,非说这水金贵,雇人挖了青砖池子,还往里头撒花瓣。”
说着老汉笑了一声,枯枝般的手指戳了戳开裂的地面,“后来枪炮一响,那些洋楼似的池子全成了废砖,人也跑得没影喽,哈哈”
老汉的话很直接,也代表了小汤山绝大多数人的认知。在他们眼中,这地热温泉,不过是老天爷赏的一口“怪水”,聊胜于无,甚至因其不能饮用的“缺陷”而带着几分嫌弃。
它存在的价值,仅限于最原始的洗涤和那一点点祛除寒气的慰藉。
镇子周围的土地印证着这份无奈——贫瘠、荒芜,勉强种着些耐旱的杂粮,村民脸上是与其他地方无异的困顿与麻木。
温泉?它似乎从未给这片土地带来过真正的希望。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71章 最后一站的调研(求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