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同志们,要说和土地、和水打交道的实在经验,你们才是行家!
今天叫大伙来,就是掏心窝子,有啥说啥,群策群力,这新修水利,该咋下手?”
一片沉默后,半晌,坐在角落的周老蔫,佝偻着背,搓着满是老茧的手,
声音带着几分怯懦和局促,这样有县里大领导的会议还是他们第一次参加,说话总是带着一些紧张:
“周书记俺们俺们就是些土里刨食的老骨头,是您抬举了。
俺们就是跟着以前的东家呃呃是地主,地主!”周老蔫连忙解释。
陈朝阳却不在意,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跟着以前的地主,也就也就挖过几条沟,抬过几筐土。
这正经八百修大水利,俺们这点见识短胳膊短腿的,怕撑不起场面啊。”他浑浊的眼神有些躲闪。
陈朝阳走过去,拍了拍周老蔫布满老茧的手,语气诚恳:“老叔,您过谦了。
脚底板量出来的经验,比纸上的道理金贵!您就放开说,对错不打紧,咱们一起琢磨。”
周老蔫感受到手上的温度和那份真诚,蜡黄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似乎被注入了点勇气。
他指着地图上的河流:“好,周书记,俺就拖个大,给各位领导说道说道,俺们这河,性子野。旱时蔫儿吧唧,涝时也能掀了房顶。
俺寻思能不能在上游找个窄口子,修个修个小水库?”他手指颤巍巍地画了个圈,“旱季能放水救命,雨季能兜住洪水。
再再挖几条大沟,把水引到盐碱滩边上。
接着挖小沟、更小的沟,像蜘蛛网似的,给每块地‘洗盐’”他边说边比划,眼神里透着庄稼人对水的天然理解。
陈朝阳眼中精光一闪,和他想法不谋而合,办法总是要有个开头,只要开了头,困难就能有解决的办法。
比起他直接指挥,他更喜欢引导乡亲们,同志们群策群力,他手中的笔迅速在图上标记起来。
郑春秋也连连点头:“老叔这思路对头!开源节流,调控水源,这是治本的法子!那具体怎么动手”
周老蔫看着众人聚焦的目光,喉头滚动了几下。
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旁边同样满脸皱纹的老伙计王满仓。
终是猛地一跺脚,仿佛要把什么踩进地里,声音带着豁出去的颤抖:“周书记!俺俺还有句掉脑袋的话!说了就是杀头的罪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89章 修水利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