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
“氯化物型盐碱,引水洗盐是正途!筑坝蓄水调节丰枯,更是关键!但难点难点太多了!”
他语速急促起来,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仿佛眼前就有那张熟悉的地图:
“第一,选址!上游筑坝点必须地质稳固,能承载库容!否则就是悬在头上的祸水!需要懂地质的人去看!
第二,排碱沟深度!必须深过地下水位临界埋深,否则排不净咸水!不同地块水位不同,要精准测量!
第三,渠系防渗!盐碱地土质松散,渠水渗漏会抬升周边地下水位,加剧盐碱化!
需要衬砌!可可哪来那么多砖石水泥?
第四,洗盐定额!水不够,洗不干净;水太多,涝灾!需要计算!
第五”他滔滔不绝,仿佛要把积压了几年的专业思考一口气倒出来。
陈朝阳静静地听着,眼神锐利,捕捉着他每一个字背后的信息。继续追问“你有什么办法?”
“我觉得可以在这几条支流上建几个小水闸,这样能更好地控制水流,精准灌溉盐碱地。而且咱们还能利用水闸调节水位,防止洪水倒灌。”
“可以沿着排碱沟种上一些耐盐碱的草,既能固土,又能防止沟壁坍塌,还能慢慢改善土壤环境。”
“要降服它,靠犁头不行,得靠水!以水克碱!”
等方同舟说完,陈朝阳才缓缓开口:
“地质,会找人去看。测量,你们去干!渠系防渗,先用夯土、草袋、柳条捆应急,砖窑在日夜赶工,优先供应关键节点。
水量计算你来算!用你的脑子算!用最省水、最有效的法子算!”
他从赵鹏手里接过那份文件,直接拍在方同舟颤抖的手上:“看清楚了!这不是特赦!是‘戴罪立功’!”
方同舟的手像被烫到一样,差点没拿住那叠纸。
他借着透进来日光,看清了那鲜红的印章和标题,心脏狂跳起来。
“县委批准了,”陈朝阳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望,“允许你们几个懂行的,在严格监管下,参与南口水利工程的技术工作。
记住,是参与!不是做主!方案要经过审核,行动要有人监督!这是给你们一个机会,用你们脑子里的墨水,
去洗刷过去的污点,去为脚下这片土地,为饿着肚子的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他逼近一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91章 压抑的尊严(求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