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指点在地图上,沉声道:“好!好一个‘航空技术应用与保障基地’,按你们的思路,列入规划!
但是陈朝阳,你们记住:第一,绝对保密,建设以‘交通备用场站’或‘大型农机试验场’名义进行;
第二,脚踏实地,从捡破烂、修机器、教学生开始;
第三,随时报告!你们这是在摸着石头过一条很深的大河!这个担子,比你们想象的,还要重!”
“是,首长放心绝对保密。”陈朝阳立声回应!
“好,你刚才只说了农业和未来储备但老子看到的,不止这些!”罗重文的军事思维瞬间被激活:
1.“这条跑道战时就是紧急起降场、物资转运点!山区有了它,等于多了条生命线!”
2.“这批懂维护的地勤苗子稍加训练,就是野战机场的骨干!能快速抢修战损飞机!”
3.“修复旧机的经验攒下的就是战时飞机抢修能力!
前线的飞机被打坏了翅膀,能拖回来在你这里‘接骨续命’!”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炬:“这哪是什么单纯的农业航空基地?这是嵌在华北腹地的一颗‘航空铆钉’!
平时默默积累,战时就能立刻顶上去,成为支援前线、维系空权的关键节点!
陈朝阳,你这份规划,表面是给昌平农业插翅膀,骨子里,是在给咱们未来的国防,打一颗深桩啊!”
陈朝阳心中大定,罗重文完全理解了他的战略意图!
他不再犹豫,走到墙角掀开帆布,露出那份“昌平-1型通用履带底盘”图纸。
“首长明鉴!航空的‘铆钉’需要扎根大地。”陈朝阳的指示棒点在底盘图纸的强化结构上,
“而让这颗‘铆钉’真正发挥战时价值的,是它能快速连接的地面力量!
我们拖拉机厂的‘三化’(标准化、模块化、数字化),核心目标之一,就是为量产这种具备承载潜力、越野能力和快速改装接口的通用底盘铺路!”
他指向图纸上的预留接口和强化点:
“预留装甲基座,稍加改造,它就是轻型装甲侦察车、防空机枪车、前线指挥车的底盘!”
“强化动力与传动,足以驱动轻型野战火炮,成为简易的自行火力平台!”
“模块化设计,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模块与拖拉机通用,生产、维修、补给链条完全共享!”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133章 远见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