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它,你的‘三化’才能从纸上的规矩,变成铁打的筋骨,才顶得住未来的重担,扛得起更精密的军工协作!
指标文件,秘书回头送到你手上!
陈朝阳,这每一吨钢,都是老区人民勒紧裤腰带省下的,都是前线将士用命换来的!
你得给我用在刀刃上,一颗钢渣都不能糟蹋!”
第二根手指,稳稳竖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第二,二十颗‘金种子’!”罗重文的声音带着托付的重量,“我已签发紧急调令,从清华、北洋(天津大学)、燕京、唐山交大(西南交大前身),抽调二十名顶尖的机械工程、航空动力、农艺学、应用化学教授和讲师!”
他目光扫过陈朝阳,明确任务:“不是请他们来当菩萨供着,是来给你昌平扎扎实实蹲点一年!同吃同住同劳动!帮你们干什么?”
罗重文自问自答,条理清晰:
1.“帮你们把那‘航空铆钉’的念想,从图纸落到勘察报告上!
跑道选线、机库布局、地勤培训大纲,拿出科学依据扎实、花钱少、见效快的分期实施方案!”
2.“帮你们把调湿棚的‘凉’和‘药’,琢磨得更透!优化种植结构,摸索精准温控,尤其是——”
他压低声音“帮郑春秋和马老先生,把‘金蒜’的土法熬炼,给我提升到能量产、能保效、能量化控制的科学流程!
把硫磺皂的杀菌谱、安全性,用实验室数据给我夯瓷实了!”
3.“最重要!他们是教官的教官!这一年,每人必须带出至少三名能独立授课的本地技术教员!把你的技校‘火种’,烧成燎原之势!”
第三根手指,带着破开坚冰的千钧之力点出:
罗重文上前半步,声音压得极低,却蕴含着最重的战略分量:
“第三,‘尚方剑’与‘探路旗’!”他目光如电,“那日小汤山夜话,我连夜请示上级部门,几天的商议如今也有了定论,
同意将昌平县列为华北五省工业标准化与军民融合创新体系试点’!
他语速放缓,字字清晰:
“这块牌子,不给你额外拨款,不给你多批粮食。但它给你的是‘特事特办’的权限!是打破常规、先行先试的‘尚方剑’!”
“未来一年,你在推行标准化、技工培养积分制、模块化生产组织、乃至那个‘航空铆钉’的地基铺设上,只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135章 深藏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