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专业化训练会受影响,地方政府的专业能力也培养不起来。这是两头耽误。”
张文杰率先表态:“首长说得对。地方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熟悉经济、农业、民政的专业干部。
部队同志打仗是行家,搞建设,特别是精细化管理,确实需要专业的人来做。”
徐卫华沉默片刻,他承认陈朝阳说的有道理。但他也有顾虑:
“首长,道理我懂。只是下面很多同志,尤其是那些兼任地方职务的营连干部,他们习惯了,也投入了心血。
骤然让他们放手,思想上会不会有疙瘩?
地方上刚培养起来的威信,会不会受影响?而且,地方干部一下子能接得住吗?”
“所以,我们要平稳过渡,有情操作。”陈朝阳早有预案,他的目光透着穿越者的洞察与务实,“核心原则:尊重个人意愿,保障合理待遇,确保地方稳定。”
他详细阐述部署:
1.由县委组织部和卫戍团政治处联合,对所有兼任地方职务的军官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
明确告知大方针和昌平发展需要,了解其个人意愿。
2.愿意扎根地方、具备发展潜力的军官,立即办理转业手续,军籍转地方干部籍。
根据其八个月的地方工作表现、能力和专长,如管理过农业的转任农业科副科长,管过治安的转任公安局各科室,明确安排相应级别的实职岗位,待遇参照地方同级干部,并给予一定的转业安家补助。
希望回归部队、专注军事的军官:无条件支持其返回卫戍团本职岗位。
其在地方的工作经历和贡献,记入档案,作为日后晋升的重要参考。
其原兼任的地方职务,由县委组织部从地方培养的干部或新调派的干部中择优接任。
3.利用三个月时间(1949年10月-12月底)完成过渡。
期间,转业军官与新任地方干部工作重叠,做好交接。
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关系,尤其是与民兵组织、积分制体系的衔接都平稳落地,不留后遗症。
4.卫华同志你领导的卫戍团,要收缩防区,回归军事本位。主要职责转为:
保障昌平重要目标(工厂、仓库、交通枢纽)安全。
作为民兵训练的核心骨干和指导力量(积分制训练体系由卫戍团与县委武装部共管)。
随时准备响应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151章 意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