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是生产队!”
陈朝阳的语调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肯定与感激:
“八个月!仅仅八个月!同志们,我们共同创造了什么?”
他如数家珍,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我们肃清了境内成建制的匪患,瓦解了敌特网络,收缴了数以千计的枪支弹药!社会秩序,从混乱走向安定!”
“我们组织全县军民,开垦荒地数万亩!引水修渠,抗旱排涝!硬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夺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刚刚运进粮仓的每一粒粮食,都浸透着卫戍团将士和昌平百姓共同的汗水!”
“我们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能造硫磺皂、能产拖拉机的小型兵工厂!点亮了工业的火种!郑春秋同志,功不可没!”
“我们建立了‘积分等级制’民兵体系,把拿起锄头能种地、扛起钢枪能战斗的‘寓兵于民’理念,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刚刚结束的野猪围剿,就是最响亮的证明!”
“我们恢复了集市贸易,稳定了物价,初步建立了基层政权组织,让四十万昌平百姓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陈朝阳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他环视全场,目光灼灼:
“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昌平四十万百姓的勤劳勇敢!
更靠的是在座各位卫戍团将士,以军管的形式,将钢铁的意志、严密的组织和牺牲奉献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了这片土地上!
你们,是昌平浴火重生、奠定今日局面的最大功臣!你们的功绩,彪炳昌平史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粗重的呼吸声。许多军官的眼眶微微发红,胸膛不由自主地挺得更高。
这几个月的艰辛、汗水、甚至牺牲,在这一刻得到了最高度的认可。徐卫华紧抿着嘴唇,眼神复杂,有自豪,也有对即将到来的转变的凝重。
陈朝阳深吸一口气,话锋如同磐石般沉稳而坚定地转折:
“但是,同志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指向窗外,仿佛指向那即将到来的伟大时刻,“一个崭新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即将在世界的东方庄严诞生!”
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而充满使命感:
“新时代,新使命!新国家,新要求!我们昌平,作为共和国肌体的一部分,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深刻的自我调整和革新!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核心方面,也是今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152章 两个议题(求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