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话题触及那场半岛之火的未来,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又凝重了几分。
谨慎,甚至是某种程度的不愿深想,成为主流:
山西工业厅长推了推眼镜,语气审慎率先发言:“北边(朝鲜人民军)势头猛,或许能速决。
真要打成了烂仗,美苏两个在三八线顶了牛那火星子,可就不一定只溅到鸭绿江了。”他担忧的是更大规模的冲突。
新乡专员盯着地图上的鸭绿江,眉头紧锁:“做最坏打算没错!但北平还没定调,咱们华北,重中之重是稳住自家阵脚,把粮、煤、路这些‘地基’夯得死死的!
东北那头,自有东北的同志顶着先。”他更强调立足本职。
天津副市长镜片寒光一闪:“联合国那边扯皮,第七舰队在台海海峡耀武扬威这些信号,比战场上的炮声更值得警惕!
敌特活动肯定会变本加厉,这才是我们枕戈待旦要防的‘眼前火’!”他更关注近在咫尺的威胁。
这些谨慎的、甚至带着些许规避风险意味的言论,像一层薄冰覆盖在暗流之上。
“高度警惕,严加防范,但认为战火短期内大规模烧到家门口尚属‘最坏情况’”,是此刻会议室里无声的潜流。
罗重文仔细的听着各位同志的意见,在场的没有什么穷酸腐儒,都是经历过枪林弹雨考验的革命战士,每个人的想法都值得他左右考量!
这般想着,他把目光看向了,方才简单发言的陈朝阳,对于他的远见眼光,南方解放疫病预知便已见端倪!
“朝阳同志。”罗重文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寂,点名如点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从地图、烟雾、或沉思的脸上,齐刷刷地转向会议室那个一直沉默聆听、脊背挺得笔直的年轻身影。
陈朝阳深吸一口气,他感受到那些目光的重量——有审视,有好奇,也有对他那份“特殊”汇报内容的思量。
刚才弥漫的谨慎氛围,与他心中那迫近的、裹挟着铁与血的巨浪预感,形成了无声的冲撞。
“朝阳同志,你对局势的发展,特别是国际的动向,有什么看法?”
这既是考校,也是想听听这位在工业战线和军队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干部的战略眼光。
陈朝阳知道,在这个层级和场合,他的判断必须更加有据、更加深刻,
他面前那份关于苯酚、炸药原料的报告,在一堆粮、煤、钢、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191章 感谢催更符和礼物支持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