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主管华北铁路运输的负责人李振邦推了推眼镜,他的发言更聚焦于冰冷的现实和严峻的瓶颈:
“张书记的顾虑,很实际。居安思危没错,但具体工作要落到实处,要算清账本!”
他手指敲着桌面上的运输图,
“朝阳同志提到美帝凭借海空优势可能在仁川甚至更北的地方登陆,这提醒了我们。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战火真的烧到鸭绿江边,我们东北边境承受的压力将是空前的!”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沉重的压力感:
“但是,同志们!看看我们的铁路网!运力不是无限的!
现在京津唐工业区的煤炭、钢铁、粮食运输已经绷得像根满弓的弦!
每天的车皮调度都在掐着秒表算!
要支援东北方向?!
这需要从我们本已紧张到极致的运力里再硬生生撕下一大块肉来!
关键线路的运能极限是多少?
应急抢修预案是否万无一失?
替代运输方案比如公路、水路,能否顶上来?这些都需要详尽的评估和实打实的投入!”
他看向罗重文和陈朝阳,语气带着技术官僚的耿直:
“当务之急,是立刻组织力量,摸清这几条大动脉的‘家底’和‘极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时运输保障方案’!
而不是现在就喊‘全面动员’,那会打乱现有的精密调度,甚至可能引发运输系统的混乱!
准备,必须是有序的、有重点的、基于现实能力的!”
李振邦的发言,代表了务实派和技术官僚的视角。
他承认威胁的潜在性,但更强调当前能力的局限性和准备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运输瓶颈这个冰冷的现实,像一盆冷水,浇在了一些人刚刚被陈朝阳点燃的紧迫感上。
“放屁!一派糊涂话!”一声炸雷般的怒吼,震得会议室嗡嗡作响,瞬间掐断了李振邦话音落下后短暂的沉闷。
所有人惊愕地望去。
只见来自山西的老军分区独臂政委周铁山“腾”地站了起来!
这位身材魁梧、脸上刻满战火印记的老兵,双目圆睁,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蒲扇般的大手“砰”地一声砸在桌面上,震得茶杯盖叮当作响。
“罗书记!”周铁山猛地转向主位,声音洪亮,带着战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193章 会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