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委的命令,是让我陈朝阳去当后勤部长!不是去当光杆司令!组建‘后勤直属团’,本来就是用你们独立团做底子!”
陈朝阳语速极快,条理清晰地下达指令,
“徐卫华!”陈朝阳直射独立团长。
“到!”徐卫华“腾”地站起,腰杆挺得笔直。
“由你昌平独立团3000名战士全员转隶,组建第十三兵团后勤部后勤直属团!
他们这一年半学的开‘铁牛’、修机器、搞测绘,现在就是保命的真本事!
三天,不,两天之内,人员、装备必须齐装满员,拉得出去,打得响!能不能做到?!”
“保证完成任务!独立团3000人,随时待命!”徐卫华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军人特有的血性。
“许继伟!”
“到!”
“你熟悉供给,兵团后勤部需要你!跟我走,负责生活物资统筹调配!昌平这摊子,交给文杰同志他们!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许继伟大声应道,脸上只剩下激动。
“郑教授!杨教授!”
“在!”
“立刻!从南口机械厂,南口技术职业学院,给我抽调500名最顶尖的技术骨干!钳工、焊工、车工、电工、汽修工,一个不能少!
告诉同志们,这是跟着我陈朝阳,去朝鲜战场抢修装备、这是去打仗,去抢命,要最好的!最硬的!能不能挑出来?!”
“能,我们连夜筛选,保证都是顶呱呱、不怕死的硬骨头!”郑春秋拍着胸脯保证,杨裕华激动地补充:“都是好苗子,早就憋着劲了!”
“卫生局红霞同志呢?”陈朝阳看向角落。
“在!”卫生局长立刻站起来。
“抽调200名医疗骨干!
要懂战伤救护的,酒精棉生产线上的熟手优先!药品清点装箱,动作要快!”
“明白!陈书记,人员物资今晚就能到位!”
“好,南口厂库存:130辆模块化拖拉机炮,76毫米炮100门,37毫米高炮30门,全部启用!
配套拖车、维修工具、备件库,给我清空!工业局仓库里所有酒精、磺胺、大蒜素,一粒不留,全部装箱!
被服厂给我开足马力,连夜打包,首批20万套加厚棉衣、棉帽、绑腿,天亮前必须装车待运!后续20万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206章 回昌平下,求五星好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