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台大功率改装的柴油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粗大的排气管喷吐出滚滚浓烟,瞬间在寒冷的空气中形成一片翻滚的钢铁云雾!
所有的车灯同时点亮,刺目的光柱刺破黑暗,将纷飞的寒夜照得一片通明。
战士们、工人们带着满腔的悲愤和决绝,以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动作扑向自己的岗位。
沉重的脚步声、金属撞击声、简短的口令声汇成一股钢铁洪流启动前的序曲。
长长的钢铁巨龙开始蠕动。
履带和轮胎沉重地碾过冻土,发出震撼人心的“隆隆”声,大地为之颤抖。
满载着祖国人民殷切期望的棉衣、维系生命的粮食药品的拖车,牵引着冰冷炮管的“铁牛”,搭载着技术工人和精密维修设备的卡车
这支承载着保家卫国神圣使命、融合了战斗意志与工业力量的奇特铁流,在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与最刺骨的寒风中,轰然启动!
钢铁洪流驶出南口机械厂,五十年代的冬天总是冷的让人心慌,10月出头的昌平,这黑夜不知何时已经开始飘落雪花,吉普车碾碎风雪,向着北方主干道前进。
车队轰鸣着驶离南口镇区,进入相对空旷的郊野公路。
风雪依旧,能见度开始变低。
陈朝阳站在指挥车踏板上,迎着刺骨的寒风,目光沉凝地注视着前方被车灯切割开的黑暗。
他的心绪,如这风雪般翻腾,既有肩负重任的豪情,也有对未知战场的沉重。
昌平城的轮廓已消失在风雪之后,不知不觉,心绪反转,抗美援朝的战争从不轻松,他的心中开始浮现,这些年的点滴画面,这一年半于昌平的记忆开始浮现在他脑海。
但他刻意回避的某个角落,却在这离别的时刻,顽固地浮上心头——县城里那座被查封了大半的陈家大院偏院,以及住在里面的,他的生母。
一年半前,他推行土改,清算剥削,是他作为第一书记不容推卸的铁血责任。
陈氏煤栈,这座建立在矿工血汗上的“家业”,首当其冲。
他亲手签署了清算文件,看着“剥削阶级”的帽子扣在陈家头上。
那一刻,他心中没有复仇的快意,只有一种冰冷、被命运嘲弄的悲哀。
他知道,这道判决,也重重砸在了那个偏院里、他生母本就卑微的命运上。
他,陈朝阳,是穿越者。
19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208章 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