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幅悲壮而宏大的战略图景。
所有的压力、牺牲和期盼,最终都汇聚成一个沉重的砝码,压在了龙山洞那张尚未落下的死亡之网上。
时间,在血与火的煎熬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10月30日,午后。
铅灰色的天空低垂,寒风卷着雪粒,抽打着“铁砧”高地裸露的岩石。
岩洞指挥部内,气氛比往日更加凝滞。
监听频道里,龟城南线传来的讯息碎片,透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变化。
杨同新在主监听台前,眉头紧锁,手指快速在日志本上记录着。
scr-284电台功率更大,捕捉到的信号也更清晰,但此刻传入他耳中的美24师频道(呼号“longhorn”)通讯,
不再是之前几天那种焦躁的强攻指令,反而多了一种急促的转移意味。
“longhorn3tolonghorn6,.”
(长角牛3号呼叫长角牛6号,阿尔法路线被瓦砾和顽强抵抗阻塞。请求替代路线。完毕。)
“.”
(长角牛6号呼叫所有长角牛单位。待命新轴线。完毕。)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233章 撤退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