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窜的骑一师残兵,诡异地敞开了大门。
寒风裹挟着硝烟和血腥味,也带来了南方更加清晰属于溃兵的喧嚣和引擎的哀嚎。
一支丢盔弃甲、混乱不堪的队伍出现在公路上。
夕阳的余晖将狭窄的山口染成一片刺目的血红,这是39军追击部队留给骑8团最后的重创印记。
一支约四百余人的队伍,正以惊人的求生意志,在残存军官的嘶吼下,拼死穿越这死亡通道。
队伍的核心,是三辆伤痕累累的m24“霞飞”轻型坦克。
它们的履带沾满泥泞和凝固的血块,炮塔上的白星被硝烟熏得模糊,主炮炮管低垂,显然弹药早已告罄,仅靠车顶的.50口径重机枪和并列机枪提供着孱弱的火力掩护。
十几辆吉普车和同样残破的m3半履带车紧随其后,车厢里挤满了神色惊恐却仍紧握武器的步兵。
更多的士兵则徒步奔跑,许多人身上缠着渗血的绷带,军服破烂,但眼神中燃烧着绝望的求生欲。
队伍虽乱,却并非无头苍蝇。
在队伍中部,一辆加装了额外天线的m20装甲指挥车,由m8灰狗改进格外显眼。
车身上布满弹痕,但通讯天线仍在工作。
车舱内,骑8团团长威廉霍默中校(呼号“raptoractual”)脸色铁青,
嘴唇干裂出血,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地图和车窗外混乱的景象。
他的声音通过车内电台,嘶哑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穿透引擎的轰鸣和伤员的呻吟:
“a连!守住左翼山脊线!用巴祖卡封锁反斜面!”
“b连残部!组织交叉火力!挡住后面追兵的渗透小队!”
“丢掉所有非必要负重!只保留武器弹药!”
“工兵!把最后那几颗m15反坦克雷给我布在隘口出口!迟滞追兵!”
“所有单位!目标安州!全速前进!突破隘口就是生路!上帝保佑美利坚!”
在他的指挥下,这支残军爆发出了令人侧目的韧性。
散兵线迅速在隘口两侧展开,利用岩石和残骸构筑简易掩体。
巴祖卡射手爬上制高点,向试图迂回的追兵发射火箭弹。
机枪小组以惊人的默契进行火力压制和转移。
工兵在军官的监督下,不顾伤亡,将最后几枚地雷埋设在隘口出口的必经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241章 瓮中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