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被他用遒劲有力的汉字写下:论多复杂性战场如何实现地空一体化的游击战术。
39军副军长吴涛,此刻也是难得的悠闲,端着一个磕掉瓷的星条旗搪瓷杯,里面是刚煮好的咖啡,凑过来好奇地瞥了一眼:
“陈部长,这写啥呢?战斗总结?”
“游击”二字让他倍感亲切。
陈朝阳头也没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声音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穿透硝烟的冷静:
“总结?不,吴副军长,这是对未来战争的猜想。我们用血换来的经验,不能只停留在经验层面。”
他停下笔,拿起旁边一张被炮火熏得发黑的松月里战场草图,点了点上面代表高地防空阵地和下方美军潘兴坦克集群的标记:
“第一点,重炮集群游击战。这是对传统炮兵理论的颠覆。”陈朝阳的目光锐利如刀。
“教科书告诉我们,重炮是战场之王,但也笨重、脆弱,需依托预设阵地,依赖步兵拱卫。
我们呢?把几十门76毫米野炮变成了‘铁脚板’!
龙山洞预设埋伏是‘守株待兔’,炮击安州是‘远程奔袭’,松月里公路无阵地仰射是‘刺刀见红’!核心是什么?”
他自问自答: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263章 论地空一体化的游击战术,求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