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伟曾经的昌平卫戍团副团长,后担任昌平武装部和统战部副部长,此时被陈朝阳从昌平急调而来,一同而来的自然是昌平补充的战士与后勤弹药物资。
刘海伟继续汇报:“首长,旅部及直属队:一千人。
侦察营那帮小子最精悍,徒步、车载吉普都配齐了,监听排是咱的老底子,耳朵灵得很。
通讯营保证咱这铁牛身上神经不断!
工兵、维修营是命根子,尤其维修营,昌平来的老师傅带队,移动维修车都改装好了三台!
炮兵团:两个,主配76毫米炮!
一个团1500百人,王胡子带一团,李建军带二团。”
高炮团:一个!
从昌平兵工厂,新铸造的高炮19门,铸造难度较大,郑春秋教授听您说这里温度会达到零下40多度,紧赶慢赶就有制造出了那么多。
共计46门37毫米高炮,也上‘铁牛’底盘!
防空反坦都指着它,一千二百人。
机械化步兵营:八百人!
清一色缴获的m1加兰德、‘勃然’,还有几辆半履带车!
后勤保障团:一千五百人,主要负责油料、弹药、粮食,车最多,也最操心!
“昌平的弹药车到了!”军械处长许继伟一头寒气冲进来,眉毛胡子都挂着冰霜,声音带着激动,“76炮弹,八千发!三十七炮弹,一万发!刚清点入库!”
帐篷里响起压抑的欢呼。
弹药,这是炮兵的命!陈朝阳紧绷的嘴角终于松动了一丝。
他走到弹药箱旁,拿起一枚沉甸甸的76毫米炮弹,冰冷的金属触感直透掌心。
八千发,分摊到七十二门炮上,不过一百出头一点。
一万发37炮高爆弹,穿甲弹,在即将到来的防空和可能的反装甲恶战中,又能支撑多久?杯水车薪,却也是雪中送炭。
“告诉同志们,”陈朝阳的声音在帐篷里响起,清晰有力,
“昌平的父老乡亲,把家底都掏出来了!每一发炮弹,都金贵!”
“是!”众人齐声应诺。
1950年11月21日
整编的喧嚣尚未平息,一份来自东线的紧急电报,瞬间将营地冻结。
电报是第九兵团司令员亲自签发,同时抄送志司和独立炮兵第一旅旅部,字字如刀,力透纸背: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282章 嚣张的美17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