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延伸,冲锋讯号被刻意压抑,变成短促的哨音!
潜伏在雪沟里的志愿军精锐步兵,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掩护弹幕下,分两路向陷入混乱和恐慌的敌阵地猛扑!
巴祖卡射手借着爆炸的火光抵近射击,火箭弹拖着尾焰精准钻入坦克的观察窗或履带连接处。
冲锋枪喷吐着火舌,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冰冷的刺刀在近距离搏杀中闪烁着寒光!
美军从睡梦中惊醒,仓促应战,指挥混乱,许多士兵甚至来不及穿上外衣拿起武器,就被淹没在汹涌的进攻浪潮中。
战斗激烈而残酷,但在志愿军出其不意的猛烈打击和夜色的掩护下,美军的抵抗显得仓促而无力。
雪地上,爆炸声、枪声、惨嚎声和短兵相接的怒吼混杂。
凌晨2点30分,仅仅35分钟!枪炮声迅速平息下来,只剩下零星的补枪和伤员呻吟。
硝烟混合着焦糊味弥漫在隘口阵地上。
美军坦克连的钢铁巨兽大多变成了燃烧的残骸,八辆被彻底摧毁,九辆受损,其中三辆“谢尔曼”基本完好,已被控制。
配属的步兵连大部被歼灭在睡袋和帐篷里,少数溃散入茫茫雪原,不足为患。
代价:陈部伤亡近五十人。
大部分是在初期冲击和肃清残敌时造成的。冰冷的雪地浸染了滚烫的鲜血,但战果辉煌。
“后勤部队打扫战场,只有二十分钟!”陈朝阳的声音在寒风中像铁块碰撞。
他没有时间喘息,每一秒都关乎下碣隅里的生死。“优先:缴获的三辆‘谢尔曼’,油料,弹药,伤员迅速后送,动作快!”
“前沿部队立刻开拔”
战场瞬间变成了高速运转的机器。
三辆缴获的“谢尔曼”坦克被快速检查、加油、补充弹药。
师警卫营的精锐和技术骨干被紧急抽调,组成了临时装甲突击队。
几门受损的76野炮关键部件被拆卸带走。
陈朝阳站在一辆刚缴获、引擎还在微微轰鸣的“谢尔曼”旁,冰冷的装甲传递着金属的质感。
他抬头望向东南——下碣隅里方向原本稀疏的灯火,此刻明显增多,隐约传来警报的喧嚣!
枪炮声还是惊动了他们!
“首长,敌人肯定醒了,正在加强机场和指挥部的防御!”刘海伟看着那边的动静,忧心忡忡。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349章兵分三路,直接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