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语无伦次,声音因激动和剧痛而颤抖,最后的词汇苍白无力,更像是一种绝望的呻吟。
他无法直视陈朝阳那双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
陈朝阳没有继续争辩,只是用一种近乎怜悯的冰冷目光看着这位败军之将。
周围的年轻战士们虽然听不懂英语,但能从师长的语气、姿态和那个美国将军剧烈反应中,感受到一种压倒性的胜利和正义的宣示。
他们紧握着钢枪,胸膛挺得更高。
“militarynecessityoftenhasawayofcirclingback,general.”(军事必要总有办法绕回来,将军。)陈朝阳最后丢下一句话,声音不高,却像最终的判决。
“now,youwillreceivemedicaltreatment.thatisournecessity.”(现在,你会得到医疗救治。这是我们的‘必要’。)
说完,他不再看因极度屈辱和痛苦而蜷缩起来的史密斯,转身,大步走出了掩体。
寒冷的晨风扑面而来,带着胜利的硝烟味,也带着未尽的责任。
掩体内,只剩下史密斯粗重的喘息和一名志愿军医护兵沉默地上前检查他绷带的细微声响。
与此同时,柳潭里通往下碣隅里的公路上,另一场残酷的死亡行军正在上演。
美陆战5团、7团的回援之部,混杂着部分韩军士兵,总计约三个团的兵力,不顾一切地脱离与志愿军20军、27军部队的接触,
丢弃了所有重型装备和累赘物资,疯了似的沿着公路向下碣隅里方向狂奔回援。
然而,这条救援之路,已然被志愿军战士用意志和血肉铺就成了死亡走廊。
尽管弹药极度匮乏,连续多日的战斗每名战士身上子弹捉襟见肘,手榴弹更是金贵得要命,
但20军和27军的部队,依然凭借着对地形的高度熟悉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对南逃之敌展开了无所不用其极的袭扰。
他们埋伏在山脊线后,用稀疏但精准的冷枪射击敌行军纵队中的军官和司机;
他们利用夜暗和风雪,发起连排规模的突然逆袭后,便迅速消失在茫茫雪原;
他们在陡峭的冰坡上推下巨石,制造路障和恐慌;
他们点燃准备好的草堆和废弃车辆,用浓烟和火光迟滞敌装甲前锋的视线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358章 天道好轮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