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如此丰厚的缴获及充足的炮弹补充,陈朝阳心中已然心如磐石。
所谓的美3师驰援部队,在他眼中已不再是致命的威胁,而是战场上另一块可以伺机啃下的硬骨头,东线敌军战线已然全面崩盘,
溃退的洪流一旦形成,绝非区区一个师的生力军能够轻易逆转。
他现在掌握的,是一整个火力充沛的部队。
陈朝阳继续命令“两件事,立刻去办!”
“第一,通过‘长城电’专用频道,以最高优先级联系昌平一部。
将我们这里的情况,特别是缴获飞机、技术装备及物资的种类、数量做初步汇报。
命令他们立刻协调,火速派遣一批完训的飞行员和地勤技术骨干过来。
他们的任务就一个将这些能飞、能修的飞机,全部开回国内去。这是死命令,必须执行!”
关于这点他无需担忧,去年他向罗重文书记提出建设飞机场之时,华北局之后便支援了几架教练机,会开飞机的飞行员即使没有什么战斗经验,也无所谓,他们主要的任务只是把飞机开回国内而已
“第二,给王承柱下达指令:对美3师先头部队,依旧以炮火延伸轰炸为主要攻击和阻吓手段。
动用所有缴获的155重炮和105榴弹炮,组成远程打击群。
不要吝啬炮弹,给我打出声势,打出威慑力!
目的不是要全歼他们,而是要用钢铁火焰划出一条死亡界线。
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迟滞其推进速度,挫伤其进攻锐气,为我们巩固阵地、消化战果、转运物资争取最关键的时间!”
“是!保证完成任务!”赵鹏清晰复述了命令要点,眼神中闪烁着对陈朝阳深远布局的敬佩,转身快步离去,安排通讯参谋即刻发送这至关重要的电文。
陈朝阳深吸一口气,这是自他入朝以来,难得真正意义上的片刻放松。
麾下部队粮弹充足,伤员得到转运,战士们士气高昂。
内心深处的忧虑已被一种沉静如水的掌控感所取代,一种基于对战争规律深刻理解后的冷静与自信。
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投入新的工作。
一场大胜的价值,不仅在于当前战果,更在于其为未来作战提供的宝贵经验。
来到临时作为师部的掩蔽部,他摊开稿纸,略一沉思,便挥笔疾书。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360章 论下碣隅里战役总结(感谢读者大大催更符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