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扫过三人:
“我们不能允许这样的情况模糊了界限。
莫斯科,才是苏维埃主义阵营的领导者,是抗击美帝国主义的核心力量和最先进的榜样。
志愿军的胜利,归根结底,也必须是苏维埃援助和指导的胜利。
他们的方法,或许有效,但必然是粗糙、暂时的。
必须让他们,也让世界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现代化无可匹敌的苏维埃主义力量。”
贝利亚立刻领会:“您的意思是,我们需要立刻采取行动,重新‘锚定’我们的主导地位?”
“是的。”约瑟夫吐出烟圈,做出了决断。“我们之前暂缓支援武器的命令需要重新执行,立刻让驻北平的顾问和驻志司的军事代表行动起来。
告诉他们,不要再像挤牙膏一样提供那些二流装备了。拿出点真正能代表莫斯科红军威严的东西。”
他的目光投向布尔加宁:“告诉那位陈师长,以及志司的同志们。
为了庆祝他们的伟大胜利,并支援他们即将到来的、更艰巨的战斗,伟大的苏维埃主义共和国联盟,将再一次无偿、并立即向他们提供一个齐装满员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团的全部装备。
并派遣最优秀的教官,亲自指导他们使用这款‘约瑟夫管风琴’。”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不再是简单的军事援助。
“这既是祝贺,”约瑟夫的声音冰冷而清晰,“也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的朋友,谁掌握着最尖端的战争艺术,谁才是他们最强大、最可靠的后盾。
让他们习惯于依赖莫斯科的工业结晶,而不是总想着去捡美国人的破烂,或者自己捣鼓那些不成熟的想法。”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同时,告诉我们的教官。
要‘耐心’、‘细致’地教导,但核心技术环节和弹药供应,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里。
我们要的是感恩的盟友,而不是另一个潜在的、掌握了所有秘密的竞争对手。明白吗?”
“完全明白,约瑟夫同志!”三人齐声应道。
“去吧。”约瑟夫挥了挥手,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无尽的黑暗。
喀秋莎的到来,将不再是一场雪中送炭的兄弟情谊,而是一次精心计算的政治与技术宣示,一场来自莫斯科、温柔而强势的“再确认”,
意图将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363章 莫斯科的转变(求五星好评,谢谢读者大大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