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的,大首长。”战士有些紧张,脸涨红了,“俺俺没去打球,俺”
“写家信是正事,比打球重要。”陈朝阳拿起那封信,信纸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极其认真。
他看了看,抬头问道:“写好了,有办法寄回去吗?”
战士连忙回答:“报告首长,有的!咱们这边有时候会有北朝的同志来协同后勤工作,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会有人回后方,连里指导员说可以托他们捎回去,就是就是慢得很,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到家里”
陈朝阳点了点头,放下信,拍了拍战士的肩膀:“写得很好,家里人都盼着呢。”
离开这顶帐篷,陈朝阳的心绪难以平静。
他立刻找来了赵鹏询问此事。
赵鹏证实:“是的,首长,是有这个渠道,但很不稳定,速度极慢,而且也不是专门负责的,很多战士的信可能就石沉大海了。”
陈朝阳沉默片刻,果断下令:“这不行!战士们把命都豁出去了,不能连给家里报个平安、寄点念想都这么难!
通知下去,师部立刻成立一个军邮寄送小组!
专门负责收集、登记、保管全师官兵的家信!
我们要主动联系上级和北朝方面,建立一条相对稳定快速的寄信渠道!
哪怕慢一点,也一定要把信送到,另外,告诉各连排指导员、文化教员,凡是自己不识字、不会写字的战士,要想写信,干部必须帮着写!这是任务!”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
当战士们听说师里要专门成立小组帮大家寄信,干部还要帮不会写字的同志代笔时,营地先是一阵寂静,随即爆发出由衷的欢呼和热烈的议论。
这个消息,比发下罐头和棉衣更让他们感到温暖和激动。
“师长想着咱们哩!”
“这下好了,俺娘能知道俺还活着,还立了功!”
“指导员,俺俺想给俺媳妇写封信,您帮俺写写中不中?”
一种更深厚、更真挚的归属感,如同涓涓细流,悄然浸润了每一个战士的心田。
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支强大军队的纪律和力量,更是一种家的温暖和亲人的牵挂。
这支钢铁巨兽的心脏,因为这份柔软的牵挂,而跳动得更加有力、更加团结。
陈朝阳知道,这份凝聚起来的人心,将是未来战场上最坚不可摧的装甲。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392章一封信(求五星好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