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快要结束了,另一个时代,正以一种他未曾预料的方式,悄然开启。
然而,一个现实问题立刻清晰地浮现在脑海:汉东与昌平,相隔何止千里。
自己身上还兼任着昌平专区第一书记、昌平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昌平专区管委会主任这三个实实在在的地方领导职务。
这些职位需要负责人长期扎根当地,深入基层,随时处理繁重的日常政务和突发事件。
根本无法远程履行管理职责,长期挂名占位,既是对昌平专区工作的极端不负责任,也阻碍了其他有能力、有精力的同志走上关键岗位施展拳脚,于公于私,都不可取。
“必须主动卸任,让贤于能长期扎根地方、一心一意建设昌平的同志。”
陈朝阳的思路变得异常清晰。
他立刻铺开新纸,暂时将写给志司的检讨搁置一旁,开始撰写一份关于请求辞去昌平专区所兼各职的申请报告。
“华北局、北平并转组织部:
职陈朝阳,因奉军委最新调令,即将赴汉东军事学院任职,工作重心及常驻地点将转移至汉东省。
鉴于空间距离遥远,已完全无法实际履行昌平专区第一书记、督察专员及管委会主任之职责。
为避免因职个人原因影响昌平专区各项工作之正常开展与长远发展,特此郑重请求,辞去所兼任的上述三项职务。
恳请组织尽快选派政治坚定、能力突出、熟悉地方情况的同志接任,以利昌平工作之延续与发展。”
写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
他觉得,不能只是一辞了之。
昌平是他倾注了心血的地方,尤其是现在定位“506”所“昌平基地”更是未来国防工业的一颗火种。
他有责任将自己的思考留下来。
思索片刻,他又附上了一份关于昌平专区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在辞任之际,基于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职对昌平专区未来发展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谨呈报组织,供后续负责同志参考:
一、关于‘506’所:建议将其明确提升为‘国家级特种技术装备综合研发与实验基地’,争取列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
务必集中资源,保障其优先发展。
核心在于:1.加强与北方专家的技术合作,但同时要着力培养我们自己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队伍,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419章 卸任昌平(感谢读者大大的加更,求用爱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