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认为,我们当前最迫切要弥补的是什么?除了装备。”
“是体系,首长。”陈朝阳毫不犹豫地回答,“不仅仅是买几门炮、几辆坦克。
而是构建一个现代化军事体系。
我认为这个体系有三大支柱:
第一,专业化的军官团和士官队伍。
未来的战争是技术战争,不能再仅仅依靠‘战场觉悟’和‘勇敢’来指挥。
需要大批懂得炮兵、装甲兵、通信、后勤、侦察的专业技术军官和军士。
他们才是现代化军队的筋骨。
第二,畅通高效的通信侦察体系,信息传递的速度决定战场的反应速度。
必须建立从上到下、可靠保密的无线电通信网络,并大力发展无线电侦察和技术侦察手段,争取战场单向透明。
第三,现代化、机械化的后勤保障体系。
这是我最深切的体会。
‘小米加步枪’的时代正在过去。
未来的军队是‘汽油和钢铁’的军队。
弹药、油料、备件、食品的消耗是天文数字。
必须建立强大的汽车运输部队、野战维修部队和物资统筹系统。
后勤,应该被视为与作战同等重要的艺术和科学。”
他稍微放缓了语速,总结道:
“所以,我的核心观点是:我们必须从‘人民战争’的思维模式,尽快向‘现代化合成军队’的建设方向转变。
这不是否定人民战争,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其精髓与现代化军事技术相结合。
未来的胜利,将属于拥有更先进军事体系的一方。”
他听得极其专注,手指无意识地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这是他在深度思考时的习惯。
陈朝阳的汇报,没有停留在诉苦和要装备上,而是直指军队建设的核心——体系化、专业化、现代化,其思路之清晰、概括之精准,与最高层正在酝酿和推动的军队转型方向不谋而合。
“你总结的这‘三大支柱’,体系、专业、后勤,说得非常好,非常透彻!
这恰恰印证了总部近来思考的重点方向。
军官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是现代军队的基石,不能再单凭资历和勇敢来指挥铁马火炮了。
总干部管理部近期一项核心工作,就是在全军范围内摸底和选拔有文化、有实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433章先用后交,严格把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