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警卫员,年纪更小些的王小川,好奇地问:“班长,俺听说京州可大了,还有洋楼汽车,比北平还热闹?”
“首长去哪,咱们就跟到哪。保护好首长安全是第一位的,别整天瞎琢磨这些没用的。”
王石磊低声呵斥了一句,但借着过道微弱的光线,能看到他眼神里也藏着一丝对那个传闻中“江南第一城”的好奇。
他来自陕北农村,京州对他而言,同样是另一个世界。
包厢内的陈朝阳听到了门外年轻人压低的交谈声。
他放下铅笔,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笑意。
这些年轻的战士,刚从尸山血海的朝鲜战场下来,此刻对和平城市生活产生好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他轻轻敲了敲包厢的门框。
王小川像被电了一下,立刻挺直腰板,紧张推开门:“首长,您有什么指示?”
“没什么指示,进来坐吧,聊聊天。石磊,你也进来。”陈朝阳招呼道,“路程还长,说说话,解解乏。”
两名警卫员有些拘谨地进了包厢,在对面的下铺坐下,身体绷得笔直。
陈朝阳看着王小川,语气平和地问:“小川,老家是哪里的?”
“报告首长,俺是山东沂蒙山的!”
“老区出来的兵,好样的。”陈朝阳点点头,又看向王石磊,“石磊呢?”
“报告,陕北米脂。”
“都是好地方啊。”陈朝阳感慨了一句,然后话锋转向了他们刚才的话题,“你们刚才说京州?”
王小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俺就是瞎听说的”
“听说很正常。”陈朝阳笑了笑,目光变得有些深远,“京州啊,确实是座大城市,历史上是六朝古都,蒋匪政府的首都,洋楼汽车是有的,特别是颐和路那一带,很多民国时建的官邸和使馆。”
他顿了顿,语气渐渐沉静下来:“但是,你们也知道的,这座城市,经历过一场大难。
37年冬天,那是一场浩劫,整座城几乎被血洗了一遍,人口锐减,很多地方变成了废墟。”
王小川和王石磊的神情立刻变得肃穆。
他们听说过日本鬼子的残暴,车厢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沉重。
陈朝阳看到了他们脸上的神情,话锋又一转,语气里重新注入希望:
“但是,抗战胜利后,特别是咱们解放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436章大改(感谢读者大大的礼物支持,求用爱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