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陈朝阳已然看穿了他们的心思,
“你们认为的速度,可能是坦克每小时能跑多少公里,是推进线比步兵快多少。
但这只是物理速度,是表象。”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我今天要讲的,是战争节奏的速度,是决策-执行循环的速度,是让敌人永远跟不上我们思维和行动的速度!”
一句话,瞬间抓住了所有学员的注意力。
一些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的资深军官,也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
“我们在朝鲜,尤其是战争初期,吃过敌人速度的亏。”
陈朝阳的声音低沉,“他们的摩托化行军,他们的空中补给,
他们的无线电呼叫火力支援,
整个体系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依靠步兵双腿和骡马驮运的兵团。
我们靠顽强的意志和灵活的战术弥补了一部分,但代价巨大。”
“而后来,我们是怎么找回速度的?”他自问自答,
“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也有了汽车和坦克,更是因为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它们,
高炮放平打坦克,不仅仅是战术奇袭,本质上是将防空火力转化为反装甲火力的速度,
步炮坦协同,考验的不是单项装备多先进,而是指挥员决断、信息传递、兵种配合的整体速度!”
他转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一个典型的装甲突击,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为:侦察发现目标-指挥员决策-命令下达-部队机动-火力准备-步兵跟进-巩固阵地。
这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压缩时间。
敌人完成这个循环需要一小时,我们如果能压缩到半小时,甚至十分钟,战场上就会出现一边倒的屠杀!”
接着,陈朝阳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直接抛出了一个基于朝鲜东线雪松坡反击战后期阶段改编的想定作业:
“假设:我装甲侦察分队,装备三辆缴获的m24霞飞坦克,配备车载电台,正在执行前方侦察任务。
在通过xx山谷时,突然与敌一个加强连的预设环形防御阵地遭遇。
敌军配备至少两门57mm无后坐力炮、三挺重机枪,并占据有利地形,已完成简易工事构筑。”
陈朝阳的声音清晰冷静,仿佛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前敌指挥所里下达敌情通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452章假设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