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让李卫国和赵德柱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陈朝阳这是在明确表示,他不完全信任他们现有的管理层,要直接从基层获取信息,甚至可能在考虑调整。
陈朝阳没有理会他们的反应,径直离开了会议室。
坐回吉普车,陈朝阳闭目养神,但脑海中思绪飞转。
厂领导的敷衍、推诿、甚至恐慌,都在意料之中。
劣质煤和消失的专项资金,这两条线索像毒蛇一样缠绕在一起,指向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厂的懒政或贪腐,
其背后或许牵扯着更深的利益网络,甚至可能直指省里某个“协调办公室”以及苏北那边的某些人。
会议室的门咔哒一声轻响,将外面世界的声音隔绝开来。
屋内只剩下李卫国和赵德柱两人,气氛沉重得让人窒息。
足足有一分钟,两人谁也没说话。
李卫国瘫坐在椅子上,脸色灰败,掏出手绢不停地擦着额头和脖颈的冷汗,手抖得厉害。
赵德柱则焦躁地在房间里踱步,皮鞋踩在老旧的水泥地上,发出沉闷而令人心烦的嗒嗒声。
“完完了”李卫国终于嘶哑地开口,声音发颤,“他他全都知道了,煤的事情,钱的事情他这是要往死里查啊”
赵德柱猛地停下脚步,转过身,眼神里虽然也有慌乱,但更多是一种困兽般的焦躁和怨愤:
“知道?他知道什么?他最多就是怀疑!怀疑煤质有问题,怀疑那笔钱的去向不合规,证据呢?他有证据吗?”
“可他要书面说明,要经手人、决策人、票据编号”李卫国几乎要哭出来,
“这这怎么写得出来?那笔钱是怎么转出去的,你我最清楚!
那‘协调办公室’是个什么空架子,你我也明白,还有苏北那边的煤那差价”他越说越怕,不敢再深究下去。
“老李,你冷静点。”赵德柱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呵斥,
“自乱阵脚才是死路一条,书面说明?
写,当然要写!
就按之前应付检查的那套说辞写,就说是为了保障全市更紧急的民生项目临时周转,是经过厂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的!
票据?找财务老刘,让他赶紧把账做平,相关的借据、调拨单,该补的补,该换的换,无非是手续‘补全’一下!”
“可可陈厅长是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 462章 汇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