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官场上常见的“善意提醒”,目的是让下面有所准备,避免领导看到太过不堪的景象而双方难堪。
但也正是这种“惯例”,往往成了掩盖问题的帮凶。
车刚停稳,那个满脸堆笑的中年男人立刻小跑上前,亲自为陈朝阳拉开车门,身子微躬:
“是陈厅长吧?欢迎欢迎!我是矿长马保华。这位是我们矿委的孙福山书记。
听说您可能要求我们矿检查指导工作,我们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啊!
只是没想到您来得这么快,我们准备得不充分,实在是怠慢了,请您批评!”
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欢迎,又暗示了“您来得突然,看到什么不周到的可别见怪”。
矿委书记孙福山也上前一步,推了推眼镜,语气比马保华平淡些,但也带着足够的恭敬:“陈厅长,一路辛苦了。矿上条件简陋,比不了省城,还请您多包涵。”
陈朝阳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温和笑容,与两人一一握手:“福山同志,保华同志,你们客气了。
我这次下来,就是随便走走看看,了解了解一线的实际情况,谈不上指导。给你们添麻烦了才是。”
他的目光扫过两人身后那些矿干部,将各人脸上那一闪而过的紧张、好奇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都收入眼底。
“不麻烦,不麻烦,领导能来,是我们全矿上下的光荣!”马保华连连摆手,侧身引路,
“陈厅长,您看是先到招待所休息一下,还是”
“直接去矿部,”陈朝阳打断他,语气依旧平和,“我想先听听矿上的基本情况,看看生产报表,休息不着急。”
“好,好,一切听领导安排!”马保华从善如流,立刻在前引路。
从矿区大门到矿部办公楼,是一段不算短的路。
陈朝阳刻意放慢脚步,目光所及,尽是差异化的对比:
远处是巨大的煤矸石山,近处是低矮、破旧、用油毛毡和碎砖垒成的工棚,棚户区间污水横流,一些面黄肌瘦、衣着破烂的矿工家属在门口看着这支“庞大”的车队和陌生的“大官”;
而矿部办公楼,虽是老旧的建筑,却明显经过粉刷,窗户玻璃也相对完整,楼前甚至还种了几棵半死不活的冬青树。
“马矿长,工人们都住在这一片吗?”陈朝阳看似随意地指了指那片工棚区。
马保华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荒世界的尽头 作品《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第478章“模范”(求用爱发电,五星好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