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家门不幸。”
“但若家中族兄们是有真才实学的呢?”姜灼依旧好奇追问,“那父亲不也是埋没了朝廷里难得的人才。”
“有才学的便不会走我这条路。”姜惇笑了,“况且玉不琢不成器,人才是需要打磨的,越磨越亮,我姜惇愿意做他们的磨刀石。”
“那夭夭也要被磨吗?”
“夭夭不是玉,是桃花树生的小桃花妖,夭夭只需要陪在为父身边就行了。”
姜灼不明白,但依旧懵懂地点点头。
姜灼十岁时,府里来了媒人。
是吏部尚书的妹妹相中了父亲。
“翰林院人才辈出,学士大人数次高迁已是本朝少有,但若想再进一步,恐怕还得借助族亲之力。”
姜灼和一众丫鬟闻言去偷听,结果你挤我我挤你的,把门挤开了。
首当其冲的姜灼被压在最下面,因为害怕被骂,索性眼泪汪汪地先发制人。
“爹——夭夭疼——”
姜惇叹了口气,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姜灼扶了起来,拍拍身上沾染的尘土。
“这位就是姜大人的女儿吧,真是粉雕玉琢惹人喜爱,”说媒的阿婆也蹲了下来,笑吟吟的,“魏家小姐温柔贤淑,很是喜欢小孩子,姜大人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姜小姐寻位母亲照顾才是。”
“不用了。”姜惇神情冷淡,“我的女儿自有我来照顾。”
在姜灼十二岁时的一次宴会里,姜灼对景王赵明景一见钟情,当即扬言非他不嫁。
自此开始,姜灼每每来向父亲献殷勤,都是为了从姜惇处打听景王的喜好和行踪。
得知景王喜欢温婉贤淑有才学的女子,姜灼不再穿明红色的裳服,开始苦读诗书,学习音律。
“夭夭喜欢景王什么?”
看着一边读书一边打盹的姜灼,姜惇忍不住发问。
“景王身份尊贵,而且待人接物温和有礼。”刚睡醒的姜灼迷迷糊糊的,但还是用有限的脑容量开始思考,“京城常在一起的小姐们都说景王很好,说只有全京城最优秀的小姐才配得上景王殿下,我要是能嫁给景王,一定会让她们大吃一惊!”
“景王殿下是皇子,即便将来不继位,也会三妻四妾,妾室如云,届时夭夭该怎么办?”
“妾室虽多,但正妻之位只有一个。”姜灼歪歪脑袋,有些不聪明地反问道,“后院姐妹多不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