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了,媳妇和闺女的手艺也拿不出手,十里八村的找上门来,宋苗才“勉为其难”的置换一些给乡亲们。
什么野菜、药材、皮毛、粮食别人不收的,宋苗都收。
大部分由自己消耗,小部分用不上的,则交给宋向文带到城里去换药材。
宋向文也从来没有让宋苗失望过,这么多年来,家里就没缺过东西使。
所以,宋向文让宋大志忙里忙外的张罗,宋苗也从来不多说一句。
甚至,跟着宋向文学着认识药材,处理药材,把宋向文当亲大哥一般敬着。
这不,宋大志割了两背篓芋荷杆回来,宋苗也是第一时间帮忙拾掇,加盐揉制,晒成菜干。
宋大志挖出来了蕨根和葛根,宋苗就帮着推磨滤渣,沉淀晒干,制成蕨根粉和葛根粉。
然后,家里又多了一个黄桶,放在了他们一家三口睡的右厢房。
忙忙碌碌中,夏天就这么悄悄的过去了。
宋南星小朋友眼前也不再是雾蒙蒙的一片,可以看到一个个“鸡蛋黄”似的大脑袋了。
但认人,还得靠嗅觉和听觉。
大约是上一辈子当过医生的职业病,比起就算洗了澡也带着点汗臭味儿的便宜爹娘,和干净不了一点的俩便宜哥哥,宋南星更喜欢有点洁癖,带着点草药味儿的宋向文道长。
宋大志和宋苗对此也没有任何异议,反而乐得轻松。
就这样,宋南星小朋友划归了宋向文道长的管辖范围,每天只要对着宋向文露出她“天真无邪”的笑容,就能继续在药房度过她无忧无虑的一天。
这买卖,不要太划算。
偶尔宋向文也有出门的时候,就会把宋南星托付给常年在家的三奶奶。
宋向文从不让人白帮忙,接宋南星的时候,也总不忘抓两把红薯干。
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这年头,也很拿得出手了。
以至于三奶奶家媳妇张春,每次看到宋向文抱着宋南星过来,眼角眉梢都带笑。
眼瞅着峰山大队快要挖红薯、分粮食了,宋向文却忙了起来。
除了出诊,还有帮忙选墓地。要不是宋向文不接法事,只怕是要脚后跟打后脑勺。
对于宋向文道长那一边掐指算命,一边让人崇尚科学的行径,宋南星小朋友听得直摇头。
可惜,宋向文道长读不懂“婴语”,听不懂宋南星小朋友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