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达边塞九原郡的一条捷径,大大地缩短了秦朝腹地与北方民族地区的距离。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自泰山复东至海上,至碣石,自辽西历北边九原,归于甘泉”(汉书卷6武帝纪),所走的正是直道。
这次巡幸,司马迁曾经随行,故而能将直道的起讫地点明确记载下来,并说“行观蒙恬所为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史记卷88蒙恬列传),对秦人开辟直道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历史总结。
西汉时期不仅积极利用秦时所修的直道防御匈奴南犯,而且对于直道的维护也曾有所着力。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在北地郡新增了直路县和除道县,这两县正分别设在了子午岭段直道的南北两端,显然是为了加强对直道的控制。
直道的修筑,不仅沟通了中央与北疆的联系,加强了对北部边疆地区的管理,也推动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进而促进了秦汉时期阴山地域的经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