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品茶的他,初初听闻同学之女名曰“泓柽”,其研究生所学专业为“合唱指挥”,本科学的则是“钢琴”,且此女乃学校民乐团团长,惊鸿一瞥,夙根甚深,固非路柳墙花可比。
于是,他谈起了自己作词作曲、与长篇小说五月与安然同名的电影主题曲拟将唢呐和钢琴作为主配乐器的编曲之事,泓柽颇感兴趣,二人相谈甚欢。
在阐释取名之典故时,佳人意在“一泓清泉浇灌柽柳”,恰如其分!
便欣然提出请其将自己为战斗英雄戴汝吉作词作曲的英雄寸心改编为合唱曲目,作者想将这首歌无偿赠送给丽江古城的“汝吉小学”,以缅怀戴老英雄。同时,也邀请其为自己写给母亲的歌妈妈,我想为你歌唱谱曲。
泓柽在纠正作者将“柽”读错为“怪”时强调,现代人将红柳亦称为“柽柳”。此乃“柽柳”,绝非“怪柳”!
“柽”字由来已久,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之历史。其初,用于地名,乃春秋时宋国之一邑。亦用于指代植物,诗经大雅皇矣云:“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意即除柽、椐此二杂乱生长之灌木。
自汉以后,“柽”于文献记载中之形象渐明,遂为柽柳之专属名,不复用于他处。此时,人始知“柽”此植物,乃似柳似柏之怪异者。许慎于说文解字中言:“柽,河柳也。”张衡于南都赋中亦提及柽,然注者曰:“柽似柏而香。”
古人之观察,实乃细致入微,即便置于今日,柽柳之形象亦如柳似柏。
言其似柳,盖因柽柳之幼枝修长且下垂,宛如柳枝随风摇曳;言其似柏,实乃其叶片甚小,状若鳞片,长一至三毫米,与同具鳞形叶之柏树酷似。
柽柳之花,微乎其微,簇生于枝条之巅,罗列成圆锥之状花序。花小而密,呈淡雅之粉红。花期漫长,自每年五月始,至九月终,持续抽生新之花序。旧花凋零,新花继绽。数月之内,三起三落,绵延不绝,是以有地亦名之曰“三春柳”。
其耐盐耐旱之抗性极强。
红柳对环境之适应性强,喜光照充足、排水良好之生长环境,具抗干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耐水湿等优良特性,于含盐量0.5%以上之盐碱地插条,可正常出苗,于含盐量0.8%~1.2%之重盐碱地可植苗造林。
柽柳对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亦具较强之抗性。
同时,柽柳为深根性树种,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极耐修剪与刈割。
柽柳以其良好